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路线图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0-18 阅读次数:
王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 100020)
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特别是全球化趋势,为中华文化的新机遇与新贡献提供了条件,给了我们新的观念与机遇:世界与中国,尤其在文化问题上,已不应是鸦片战争与庚子事变时期的零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赢,有斗争也有和谐交流沟通,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立个性的坚守的关系。
一、全球化:一个新的观念和机遇
关于全球化,我要说明一个观点,即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讲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一致性,我们能看到,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一种技术,比如说电力、电脑、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医疗技术、能源技术,正在飞速地惠及全球,被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用不同的编码吸收,你挡不住。而随着技术、贸易、金融的全球化,文化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不能不增加。
而恰恰是全球化的势头,引起了地域和族群的警惕,人们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潮中看到了感到了地域文化的式微,感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从文化上把自身抹杀与吃掉的危险,便更会加强文化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地方原生态文化珍惜的情绪与理念。例如,目前的中国,一面是普通话的普及,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学习热潮,另一面是方言与母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保护,乃至出现了对于学习外语的反感。
某些文化歧义与碰撞,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对于“双百”[1]“二为”[2]方针的坚守,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我们对于文化人才的支持与尊重,将吸引各方人才为我所用。国家的文化操作,应该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化教育与创新,文化争鸣与讨论,文化传播与提升。
我们中华民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辉煌的文化,但如果不吸收现代技术,我们就无法设想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而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祖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你不能脱离开这个进程。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势头。
与许多国家不同,恰恰是中国,明确宣称了自身对于全球化的肯定,与对于民族文化,对于本土化的重视。这也是自古以来孔子式的“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慎终追远”,庄子式的“与时俱化”,还有语出西汉刘向《晏子春秋》并为民间广泛接受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与近现代的民粹、民本、民间文化传统。
目前,中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新的语境下,我们中国文化显示了自己的再生能力,显示自己完全能够与时俱进,完全能够跟得上现代化、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又保持我们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魅力,表达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自豪。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能够给各自的文化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能大大丰富各自的文化,减少误解与敌意,促进各自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任何单一的文化,在发展到自以为几乎尽善尽美的同时,会遭遇巨大的危机:僵化,保守化,自足循环形成的陈陈相因与停滞不前,排他性,丧失活力等。这个时候,恰恰是他者文化的撞击与挑战,只要应对有方,就能够造成自身文化推陈出新的契机出现。
二、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全球化给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引起了文化的焦虑。经济技术发展引起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所谓的文化冲突。比较起来,中国因为有儒教的传统,有比较入世的传统,相对来说能够接受全球化当中追求进步、追求富裕、追求高生活质量的走向。
只看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看不到它们的互补、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文化之间的对立,如宗教与种族战争;怀着各种偏见,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与敌意,这是文化沙文主义。完全否认多元文化之间的某些共同价值准则,这是文化相对主义。一心照搬域外的文化成品,是无视本土历史传统的文化虚无主义、分裂主义与文化乌托邦主义。
而比较理想的模式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各自发展与共同发展。多元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別,有某些摩擦碰撞也有某些共同的价值准则。不论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承认先进文化的有效性与优势,接受人类文化特别是价值系统的某些共同准则:如和平、种族与性别平等、承认差别与互相尊重、社会公正、基本人权的各个方面、人际关系上的诚信与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保护与发展自身所珍视的文化性格的基础。以近年中国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为例,虽然中国强调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提法与基本走向却是包括非社会主义国家与地区的人们所难以否定的。
2008年在北京主办奥运会,并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说近代以来的国人的文化紧张、文化焦虑、文化对抗的形势正在发生变革的标志,中国与世界正在寻求沟通与互相认同,国人的精神资源正在迅速地扩大,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正在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主动性正在恢复。
中国永远不可能全盘西化,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同时中国必然走向现代化,必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的打通,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贡献。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反思、批判、震荡直至断裂的危险,中华文化表现了自己的顽强的生命力与适应能力、发展与更新能力、汲取与消化能力。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土回到了民族文化本位上来。
三、文化定力与文化理想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得到多方启发,文化思潮日益开阔丰富,出现了多样化的文化生态。全球化与现代化,变化着、有时是冲击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方式、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有些毋庸置疑是应该接受的,有些则是我们不愿接受而必须面对的。比如批量生产的消费文化,冲击着主流文化、高端文化;迅捷的网络信息,人云亦云的大拨思维,冲击着独立的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市场经济在更好地配置资源的同时,也使文化领域染上了拜金、浅薄、媚俗、作假的风气,市场炒作使文化成果良莠莫辨,有偿新闻与有偿评论加剧了这种混乱。在浮躁的气氛下,有些演出在热热闹闹拼命造势一番之后并未给我们的文化留下任何遗产,票房高低常常成为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而文学作品则是印数至上。网络中出现了各种贬低严肃文化与高尚思想的低俗甚至丑陋的东西。此外一些域外的生活习惯如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在中国的城市里也渐渐增加了影响,同时政府与主流媒体增加了对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假日安排与报道。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都通过娱乐休闲市场表现出了异质的多样元素,此外还有一些片面性荒谬性观点,例如全盘西化或者全面怀旧等乖戾思潮倾向。
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理念,也是一个文化理想。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已经提出了“和”的问题,“和”是社会政治的理念也是哲学的和审美的范畴,“和”是哲学和审美的一种境界。
我们坚信,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中得到空前的弘扬与创造性的发展,中国人会更加成熟地选择理性的与建设性的文化战略:勇敢地学习与汲取属于全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与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使之变为自已的血肉与力量的一个部分,使中国文化生发出蓬勃的生机,吸收人类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如和平与尊重各国主权、民主、法制、基本人权、保护环境、各种族与民族平等等——创造新的、健康的、更加开放和富有活力的文化多元共存、多元互补与多元整合的新局面。这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福音。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的前提下,中华文化将会得到传承、安全与自我保护,得到发展、丰富与创新,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风度与文化魅力将得到长久的保持与对于世界和平与人类福祉的不间断的贡献。
注释:
[1] “双百”:20世起50年代提出的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双百”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二为”: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的讲话。
[4]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系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