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2012年铁路建设展望
信息来源:人民铁道 2012.02.24 作者:本报 发表时间:2012-03-07 阅读次数:
一路北上,京津、津秦、秦沈、哈大——贯通后的京哈高铁将挺进山海关外,纵贯东北三省。
一路南下,京石、石武、武广——连成一线的京广高铁将华南至华北直至东北地区的南北大动脉一路打通,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条熠熠生辉的经线。
凭海临风,温福、福厦、厦深——雄踞海峡西岸的东南沿海高铁给中国的东南海岸线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
望华东、华北,京沪高铁穿越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无限活力和潜力的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 “黄金通道”鸣响奋进的笛声。
除厦深高铁外,京沪、京广、京哈、东南沿海高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 “四纵”快速客运干线有望在2012年成型,届时将在中国版图上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披荆斩棘 拓出一片天
2011年,是铁路建设发展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持续调控、铁路建设资金一度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一届铁道部党组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为立足点,深刻剖析铁路发展中不科学、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铁路建设规模、标准和进度,提出了 “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建设原则,坚决防止违背客观规律、盲目抢工期的行为。铁路建设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京沪高铁、广深港高铁等重大项目开通运营,全路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610.84亿元,完成新线铺轨3387公里、复线铺轨2616公里,投产新线2167公里、复线1889公里、电气化铁路3398公里。铁路建设在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2年,是铁路建设稳中求进的一年。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今年,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406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5505公里,复线铺轨5160公里。
2012年也是铁路建设成果大丰收的一年。今年计划投产6366公里新线,投产复线5832公里,投产电气化铁路7922公里。铁路新线投产里程不仅是2011年的3.2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今年计划建成投产3500公里高速铁路,占全年计划投产新线总里程的55%。届时,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今年是国家实施 “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围绕铁路科学发展主题和 “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要求,保质量、保安全、保稳定、保开通,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是摆在铁路建设系统面前的重大课题。
整章建制 源头抓保障
体制机制的调整更新是今年铁路建设的核心点之一。只有从体制机制层面明确铁路建设管理责任,才能始终将铁路建设置于正确发展的轨道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铁道部初步构建了铁路建设管理新体制,形成了新的运行机制。在新的体制机制调整中,一是明确了管理责任,界定了铁道部、铁路局和铁路公司的管理责任,明确铁道部承担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铁路局、铁路公司承担铁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的主体责任。二是理顺了铁道部内部管理关系,发展计划司、建设管理司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各负其责。三是建立了铁道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明确由部工程管理中心负责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组织推进工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增强了铁道部对所有建设项目的管理、协调力量。四是健全了相关制度,建立了建设协调周例会制度、工程调度制度、问题督办制度等。五是加强了服务保障,充实调整了铁道部技术委员会,以研究解决铁路建设重大技术问题。
在这些体制机制调整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部工程管理中心对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部工程管理中心从以往主要负责客运专线建设管理转而负责所有大中型项目建设的组织推进,扩大了原来的建设管理范围,也形成了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些调整和变化,为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铺就了完善的体制机制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管理基础。
紧盯风险 安质全控制
安全和质量是铁路建设的永恒主题。安全和质量过得硬,才能经得起运营和历史的考验,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铁道部始终坚持把安全和质量作为铁路建设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来抓。
坚持抓安全、抓质量,就要打开眼界,由点及面,将铁路建设的全过程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从落实责任、抓好管理、风险防控、加强监督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做到 “全过程控制”。
将安全风险防控引入铁路安全质量管理是新一届部党组在总结长期以来铁路安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的安全工作新思路。
铁路建设领域是一个高风险领域,既有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又有廉政风险、稳定风险。在铁路大规模建设阶段,建设系统只有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控制各项措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风险,保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从铁路建设过程来看,加强工程质量风险防控和加强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是必须两手齐抓的重要工作。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确保工程质量,关键在于加强过程控制,不让任何一个环节失控,不给工程埋下任何质量隐患。参建单位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风险点的研判,逐项制订质量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质量风险控制责任,健全质量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成为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在高风险隧道、特殊结构桥梁、地下工程、地质灾害施工点以及临近既有线施工等是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点部位,施工安全风险是很大的。参建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建设基础工作,明确岗位人员安全责任,落实领导干部安全包保制度和跟班作业制度,健全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恶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稳定风险之外,工程建设领域还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廉政风险。启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同样是风险管理科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点很多,要抓住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重点防控,围绕招标投标、物资采购、验工计价、变更设计、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招投标监管,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加强投资控制和资金监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工程腐败渎职和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一对 “双胞胎”,如果在某项工程建设中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项工程的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因此,抓好项目建设的廉政工作也是从另一个方面保证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
入心入行 管理标准化
要满足科学有序推动铁路建设这一要求,标准化管理是不二法门。标准化管理的框架是 “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在这个框架下,以信息化为基础,全面提升现场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作业水平,最终达到 “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的目标。
在铁路建设稳中求进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与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一些建设项目存在粗制滥造、现场混乱、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不科学等现象。归根结底,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标准化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这表明,建设项目在标准完善、人员配备、过程控制、支撑手段和责任体系等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做大量工作,真正把标准化管理当做一项长期的、必须执行的任务来抓。
可以这样说,标准化管理是质量安全的保证。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必须突出质量安全这个核心,以标准化管理要求为抓手,从源头、过程和细节上狠抓质量安全,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安全有序可控。
深入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就必须克服惰性,改变陈旧、落后的工作习惯,以标准化作业来落实技术标准,实现建设目标。因此,既然确定了标准化管理的目标,认定了标准化管理这一有效方式,就要全力推进、深入推进、持久推进,直到根本改变原有的习惯做法,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2011年,铁路建设在困难中前行;2012年,铁路建设形势喜人。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和工程的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060亿元的铁路建设资金已基本有了着落。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铁路建设实践,建设系统在技术创新、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建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特别是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铁路建设队伍,这些都是铁路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铁路建设系统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铁道》 2012/02/24
一路南下,京石、石武、武广——连成一线的京广高铁将华南至华北直至东北地区的南北大动脉一路打通,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条熠熠生辉的经线。
凭海临风,温福、福厦、厦深——雄踞海峡西岸的东南沿海高铁给中国的东南海岸线镶上了一道耀眼的金边。
望华东、华北,京沪高铁穿越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无限活力和潜力的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 “黄金通道”鸣响奋进的笛声。
除厦深高铁外,京沪、京广、京哈、东南沿海高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 “四纵”快速客运干线有望在2012年成型,届时将在中国版图上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披荆斩棘 拓出一片天
2011年,是铁路建设发展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持续调控、铁路建设资金一度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新一届铁道部党组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为立足点,深刻剖析铁路发展中不科学、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铁路建设规模、标准和进度,提出了 “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建设原则,坚决防止违背客观规律、盲目抢工期的行为。铁路建设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京沪高铁、广深港高铁等重大项目开通运营,全路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610.84亿元,完成新线铺轨3387公里、复线铺轨2616公里,投产新线2167公里、复线1889公里、电气化铁路3398公里。铁路建设在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2年,是铁路建设稳中求进的一年。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今年,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406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5505公里,复线铺轨5160公里。
2012年也是铁路建设成果大丰收的一年。今年计划投产6366公里新线,投产复线5832公里,投产电气化铁路7922公里。铁路新线投产里程不仅是2011年的3.2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今年计划建成投产3500公里高速铁路,占全年计划投产新线总里程的55%。届时,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今年是国家实施 “十二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围绕铁路科学发展主题和 “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要求,保质量、保安全、保稳定、保开通,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是摆在铁路建设系统面前的重大课题。
整章建制 源头抓保障
体制机制的调整更新是今年铁路建设的核心点之一。只有从体制机制层面明确铁路建设管理责任,才能始终将铁路建设置于正确发展的轨道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铁道部初步构建了铁路建设管理新体制,形成了新的运行机制。在新的体制机制调整中,一是明确了管理责任,界定了铁道部、铁路局和铁路公司的管理责任,明确铁道部承担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铁路局、铁路公司承担铁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的主体责任。二是理顺了铁道部内部管理关系,发展计划司、建设管理司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各负其责。三是建立了铁道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明确由部工程管理中心负责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组织推进工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增强了铁道部对所有建设项目的管理、协调力量。四是健全了相关制度,建立了建设协调周例会制度、工程调度制度、问题督办制度等。五是加强了服务保障,充实调整了铁道部技术委员会,以研究解决铁路建设重大技术问题。
在这些体制机制调整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部工程管理中心对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部工程管理中心从以往主要负责客运专线建设管理转而负责所有大中型项目建设的组织推进,扩大了原来的建设管理范围,也形成了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些调整和变化,为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铺就了完善的体制机制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管理基础。
紧盯风险 安质全控制
安全和质量是铁路建设的永恒主题。安全和质量过得硬,才能经得起运营和历史的考验,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铁道部始终坚持把安全和质量作为铁路建设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来抓。
坚持抓安全、抓质量,就要打开眼界,由点及面,将铁路建设的全过程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从落实责任、抓好管理、风险防控、加强监督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做到 “全过程控制”。
将安全风险防控引入铁路安全质量管理是新一届部党组在总结长期以来铁路安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的安全工作新思路。
铁路建设领域是一个高风险领域,既有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又有廉政风险、稳定风险。在铁路大规模建设阶段,建设系统只有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控制各项措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风险,保证铁路建设顺利推进。从铁路建设过程来看,加强工程质量风险防控和加强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是必须两手齐抓的重要工作。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确保工程质量,关键在于加强过程控制,不让任何一个环节失控,不给工程埋下任何质量隐患。参建单位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风险点的研判,逐项制订质量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质量风险控制责任,健全质量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每一项工程都成为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在高风险隧道、特殊结构桥梁、地下工程、地质灾害施工点以及临近既有线施工等是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点部位,施工安全风险是很大的。参建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建设基础工作,明确岗位人员安全责任,落实领导干部安全包保制度和跟班作业制度,健全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恶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稳定风险之外,工程建设领域还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廉政风险。启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同样是风险管理科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建设领域的廉政风险点很多,要抓住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重点防控,围绕招标投标、物资采购、验工计价、变更设计、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招投标监管,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加强投资控制和资金监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工程腐败渎职和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一对 “双胞胎”,如果在某项工程建设中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项工程的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因此,抓好项目建设的廉政工作也是从另一个方面保证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
入心入行 管理标准化
要满足科学有序推动铁路建设这一要求,标准化管理是不二法门。标准化管理的框架是 “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在这个框架下,以信息化为基础,全面提升现场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作业水平,最终达到 “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的目标。
在铁路建设稳中求进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与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一些建设项目存在粗制滥造、现场混乱、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不科学等现象。归根结底,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标准化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落实。这表明,建设项目在标准完善、人员配备、过程控制、支撑手段和责任体系等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做大量工作,真正把标准化管理当做一项长期的、必须执行的任务来抓。
可以这样说,标准化管理是质量安全的保证。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必须突出质量安全这个核心,以标准化管理要求为抓手,从源头、过程和细节上狠抓质量安全,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安全有序可控。
深入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就必须克服惰性,改变陈旧、落后的工作习惯,以标准化作业来落实技术标准,实现建设目标。因此,既然确定了标准化管理的目标,认定了标准化管理这一有效方式,就要全力推进、深入推进、持久推进,直到根本改变原有的习惯做法,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2011年,铁路建设在困难中前行;2012年,铁路建设形势喜人。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和工程的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一方面,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060亿元的铁路建设资金已基本有了着落。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铁路建设实践,建设系统在技术创新、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建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特别是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铁路建设队伍,这些都是铁路建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铁路建设系统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铁道》 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