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局党校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路局党校资讯 > 正文

成都局党校参加铁路党校系统教师网络培训班总结与体会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07-16     阅读次数:

20146月至7月,成都局党校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铁路党校系统教师网络培训班。针对本次培训,校委高度重视,常务副校长赵宏章不仅做了专门批示,要求教学部、电教部相关人员务必做好此次培训的准备、组织、实施等工作,而且专门安排分管校长为总负责人,指定一位专职教师为班长,负责班级的协调、沟通、监督等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此次受训,力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截止目前,所有参培教师都已完成此次培训班的全部学习内容。

一、本次培训的特点

1.教学组织管理有序、节点推进。为确保此次网络培训班的顺利推进,铁道党校与路局党校时刻保持及时顺畅的沟通,对整体工作进行节点式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有序化解决。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通信不畅、进度失衡等问题,了解情况、制定有效举措,保证培训正常实施。

2.教学手段新颖独特、方式灵活。本次培训打破一贯化思维和僵硬化形式,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集中收看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远程网络培训等方式,使我们眼前一亮而且倍感好奇,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菜单式培训和灵活化评估也开启了一种全新方式和崭新模式。

3.内容设置紧跟形势、突出技能。近年来,成都局党校新进年轻教师较多,经验和技能相对缺乏,加之中国铁路尤其是西部铁路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形势变化日新月异,导致教师队伍自身技能水平与干部培训的形势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本次培训的内容对优秀党校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当好一名党校教师等问题都做了正面回答,并对铁路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各安排了一门。这种设置既让教师补短缺、增技能、提能力,又极大地帮助了教师明定位、正方向、强定力。

4.授课老师功底深厚、各具特色。中央党校陈雪薇、国资委楚序平、国家行政学院李兴国、铁道党校刘瑞全等都是资深教授和行业专家,经历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不仅对学科内容和所讲知识游刃有余、信手拈来,而且独具特色的授课方式,使我们不仅受益匪浅,还极大增长了见识、扩展了视野、打开了思维。

二、本次培训的收获

1.操守和修为得到进一步提升。授课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挚爱、对工作的严谨和敬业、对学术的考究和探索以及对自身要求的苛刻和严厉,都使我们尤其是年轻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名优秀教师身上应该具备的品质与品行、不可缺少的修为与操守。他们不仅给我们上了一堂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课,更为我们树立了前进的标杆和楷模,也使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操守和修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基础与必备得到进一步夯实。就整个培训而言,不论是陈雪薇、李颖老师讲授的党史、党建知识,还是总公司余邦利总会计师、黄钢局长讲授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国家行政学院李兴国老师的礼仪等等,都使我们在基础和理论知识方面得到了扩充和夯实,在必备素质和能力方面实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3.眼界与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大家普遍认为,能在短期集中性地聆听这么多资历深厚、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优秀老师的课是一种幸运。课堂没有范围、思维没有疆界。授课教师理论积淀深厚广博、研究视角全面深刻、分析层次清晰独特、实践运用新颖灵活,真正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延伸了我们的思维。

4.方法与技巧得到进一步丰富。培训中老师讲解了根据学员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在尊重热爱和言为心声基础上提高言语感染力,以需求导向原则选取案例等方法和技巧,加之对其进行的深入分析、详细讲解和充分运用,不仅使我们在表象上易于理解,也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尤其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对今后培训工作的启发

1.最该抓紧培训的是教师。一方面,铁路发展形势迅猛,干部素质要求较高,培训力度加大加强;另一方面,专职教师素质提升不快,培训理念方式方法滞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新进教师培养教育不足。以上两方面产生的矛盾愈发突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铁路发展的实际要求不匹配、促进性不强。因此,抓干部素质首抓培训,抓培训首抓参与培训的教师,抓教师首抓教师素质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培训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2.最该夯实打牢的是基础。此次名师行家的高水平授课又一次告诉我们,课程要出成果、见成效,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但根本还在于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品德修养、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好坏、优劣是制约课程质量和教师个人素质提升的最大瓶颈。重视教师基本功培养,夯实教师前进的地基,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更有利于企业的干部培训工作。由此可见,教师基础的夯实是一项首当其冲、关乎长远的基础工作。

3.最该认真回应的是需求。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的主动性极强,学习效果较好,分享交流积极性高,这种回应和反响有力地证明,此次培训迎合了教师的口味,抓住了教师的心理,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最终得到了教师的认同。由此可见,抓准学员需求、尊重学员需求、回应学员需要是把培训办出实效的有效突破和必然要求。

4.最该突破创新的是形式。课程就是一个产品,理应包装和设计,最佳体现就是课程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形势任务、培训对象、培训需求、地点和时间都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形式,以调节培训的节奏、放大培训的效果、整合培训的资源。由此可见,创新课程形式是一项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关键性工作。

感谢铁道党校领导和老师们为本次培训班付出的心血,希望今后能继续为全路党校系统教师带来更多更好的精神大餐。

 

 

 

(成都铁路局党校办公室)

上一条:提素增能 勇于担当
下一条:北京局党校参加铁路党校系统教师网络培训班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