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资料集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4-10-25 阅读次数:
前 言
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抢抓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周济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2003年1月3日)
根据“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努力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积极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五年计划战略要点
评价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应看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是否与社会对高校的期待相吻合。这既要政治上的公正,同时也需要与工作实际更好地结合,使社会的目标与需要成为高校的长远方向……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其首要途径是改进师范教育和教育研究。
——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 第十条基于社会需要的长远方向
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我院现在正处于发展历程中最关键时期——大力提高办学实力,积极提升管理水平,尽快由成人本科院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知名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建设在高校战略与发展过程中是重点,对高校跨越式发展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教育部长周济在2003年1月5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
从宏观工作层面来讲,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高等学校要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学校发展规划;二是学科建设规划;三是校园建设规划。这三个规划相互关联,学校发展规划的实现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并通过学科建设得以实现;校园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科规模、层次的定位都应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保障。学科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院系、一个专业的工作,它需要学校从校级领导到所有职能部门和院系齐抓共管,需要人人都关心,人人都参与。只有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工都有为学科建设而工作的意识,才能把学校建设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才能确定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单独命题的高考改革已在我省试行,新的课程体系和高校选拔人才机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这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已达到一定水平。改制后的教育学院将更有利于促进湖北基础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建构和完善湖北教师教育体系,更有利于满足湖北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和促进我省地方经济发展。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学科专业合理建构和加强在改制中的重要作用,在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分析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2004年3月18日召开了“湖北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研讨会”,全体院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共同研讨我院学科及专业建设这一学院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这次研讨会议开得很成功,进一步统一了全院教职工对学科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了学科建设在学院改制工作中的龙头地位,明确了学科及专业建设的任务,动员全校全体教师和院系投入到学科专业建设这一重大任务中来。到会院领导都作了发言,在会上,院党委书记柳菊兴教授特别强调,在学校建设中要善于抓住关键,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学校不仅要有“大楼”、“大树”,还要有“大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创建特色,适应需求,科学规划,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院长严文清教授向全院教师推荐了一篇文章——《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促进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杜江院长在该院“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大家加强学习,弄清三个问题:1、什么是学科专业建设?2、为什么要搞学科专业建设?3、怎么搞学科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统一全院教职工对学科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学科专业建设在学院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体系。
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步伐,学习相关政策和兄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经验,总结我院近几年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特结集编撰了这本《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资料汇编(二)——学科专业建设专辑》。本专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科专业建设理论论坛,这部分的文章涉及到学科专业建设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解决的一般策略,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这部分文章主要讨论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内容,学科建设和学位授予的关系,申报和审批重点特色学科的一般程序等,从而为我院建设和申报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方针;第三部分是兄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实践,这部分的文章介绍了湖北、安徽、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兄弟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实施方案,对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湖北教育学院建设与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二○○四年三月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促进我院的建设与发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杜江院长在学院
“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003-11-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我院第一次“学科建设与学位工作会议”,学院全体领导将在今、明两天时间里与各教学院系负责人、有关部处负责人和全体研究生导师一起共同研讨我院学科与学位点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我们这次会议还邀请了北京市学位办公室负责人和兄弟院校的领导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希望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在全体同志们的努力下,这次会议能促使我们全院在学科与学位建设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为我院今后学科建设和学院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变革。一方面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大学都在重新定位,增强实力,满足社会需求,迎接新的挑战。我国自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旨在加强我国高校的学科实力,提高竞争力。国内高校围绕学科建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很多高等院校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提高了办学层次和学术水平。过去2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学校能够坚持狠抓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步子就迈得大,换句话讲,凡是发展快的学校,都是学科建设抓得好的学校。
全球一体化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而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竞争上,人才竞争的基础是教育。在这一大背景下,经过改革、调整、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新的格局,高校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各校都在抢占高地。在过去25年的发展中,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全国重点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与省属及北京市属、市管院校相比,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明显。例如,经过九次学位授权评定,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单位已达276个,硕士授权学校已达506个,仅第九次新的授权点就增加了40%多。就北京地区而言,市属市管院校20所中已有5所具有博士授权,18个院校具有硕士授权,这同20年前我院作为第三批硕士授权单位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多数院校具有比我院更强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在全国、在北京地区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巨大挑战,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在现在校校竞先的快速发展时代,不进则退。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相关政策和兄弟院校的经验,总结我院近几年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着力解决三个问题:1 .什么是学科建设?2. 为什么要搞学科建设? 3. 怎么搞学科建设?在此基础上,统一全院教职工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学科建设在学院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体系,明确学科建设的任务,找出加快学科建设的途径,调整并完善保障学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一、统一认识,确立学科建设在我院工作中的龙头地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只有搞好学科建设,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现国家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地,才能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才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从我院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搞好学科建设,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树立四种意识,加强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学科建设在我院工作中的龙头地位。
1.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
教育部长周济在2003年1月5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这也就是说,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学科建设是个纲,纲举才能目张。抓住学科建设,就能在千头万绪的学校工作中,理出头绪,分清层次,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卓有成效。换句话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它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整合作用。从宏观工作层面来讲,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高等学校要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学校发展规划;二是学科建设规划;三是校园建设规划。这三个规划相互关联,学校发展规划的实现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并通过学科建设得以实现;校园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科规模、层次的定位都应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保障。从学校工作的层面上来讲,学科建设可以理清师资建设、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科研立项选题、资金、设备投入等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从而达到通过学科建设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各类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各项政策规定的协调一致。学科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院系、一个专业的工作,它需要学校从校级领导,到所有职能部门和院系齐抓共管,需要人人都关心,人人都参与。只有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工都有为学科建设而工作的意识,才能把学科建设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才能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2.树立学科建设的全局意识
学科建设不仅是一个院系、一个专业的大事,更是学院发展的大事。学院的定位决定了学院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要求和建设规划。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使它所有学科保持同步发展。学院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学科定位。例如,我院发展规划确立我院以外语、旅游为特色,这种定位就明确了外语专业和旅游专业是我院的优势、特色学科,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并围绕这些学科的建设逐步扩大其他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最终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核心,若干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群,在此基础上拉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植新学科生长点,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学科发展态势。
因此,全院各级领导,尤其是院系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应该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从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全局需要着眼,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3.树立学科建设的“领先意识”和“特色意识”
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必须突出学科特色,争取学科领先地位,占领学科制高点。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宽广的领域,我们必须选准自己学科的突破点,经过连续的培育和建设,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学科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科方向,特别是主要学科方向上。因此,树立学科重点方向的“领先意识”和“特色意识”是确保学科建设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只有树立并强化上述四种意识,才能确立学科建设在我院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并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理顺各项工作的头绪,明确各项工作的重点,整合学校资源,使政策保障、人力配置、财力、物力投入达到最优化。
二、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与主要思路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3年1月5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作为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其高标准、高水平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成就,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一流的学术成就包含着三个主要的内容:培养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一流的学科建设水平也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具有一流的学科方向,拥有一流的学科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基地。因而,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
周部长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①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出科研成果和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学校的产出;②高质量的产出依赖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实现目的的条件和手段。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③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学科特色、学科队伍和教学科研条件。
用周部长的学科建设要求和内涵来衡量,与兄弟院校学科建设经验相比较,虽然我院学科建设较前有较大的进步,但差距和不足仍十分突出。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我院的学科建设体系和制定科学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
1. 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体系
学院将根据整体发展规划和各个专业的实际,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学科建设,逐步建立一个学科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院重点学科和院重点建设学科,逐步形成以北京市重点学科为带头学科、院重点学科为支撑学科的学科体系,目的是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带动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建设,提高一般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发现和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达到提高学科层次和扩大学科领域的双重目标。
2.制定科学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学科建设实施的依据,学科建设规划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因任何原因而随意改变,或不执行。因此学科建设规划应遵循“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原则”,贯彻“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给学科作出正确的“结构定位,水平定位和地位定位”,使学科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学科建设规划主要要抓好三个环节:
(1)调研环节
充分的调查研究是制定科学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② 在国内主要院校中该学科的主要优势和特色。③ 我院该学科的现有条件和优势。
(2)论证环节
在调研的基础上,要组织院内外专家对我院学科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主要是在对我院该学科现有条件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科学的定位,找出学科优势和突破点,确立学科主要方向和特色。
(3)制定规划环节
要根据学科建设的内涵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
①在凝练学科方向方面
学科建设规划中确立的主要学科方向必须是有特色的方向,其特色必须具备以下三者之一:要么在学术上是一流的,位于学科的前沿,代表了学科发展的趋势,能和国内任何一个相同学科方向竞争,做到你有我强;要么就应在学术上拾遗补缺,进行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突破口,做到你无我有;要么就应在应用方面做文章,寻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做到你强我新。特色学科方向应能满足培养多层人才的需求、学术发展的需求或社会经济建设应用之需求,三者必居其一。
② 在汇聚学科队伍方面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校、学科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教师队伍的竞争;学校、学科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差距。因此,我们应采取超常规的措施,高度重视学科队伍建设。我们应该通过培养、引进、使用,建设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构成的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应积极但慎重地遴选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应打破学校界限,按照学科定位的需要,遴选合适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一流的引领意识和全球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还要安于奉献,善于组织学科梯队,搭建学科平台。学科带头人应是学科建设的责任人,对学科建设全面负责。学校将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待遇。
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都应严格按照既定学科建设规划进行。积极引进和培养能够加强学科实力、增强学科特色的人才。建立学术休假或访问学者制度,保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学术进修、交流和研究,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学院提倡和鼓励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合作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重大课题和重大成果,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用好人才应以人为本,学院将进一步关心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生活及工作中的困难。
②在构筑学科基地方面
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教学、工作条件和一流的研究平台。一流的教学条件指与学科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一流的工作条件是指为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和教学管理创造适合学科专业要求的工作条件和设备;一流的研究平台是指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手段和畅通的获取学术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三、全员参与,以积极的态度和紧迫的意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众所周知,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同样也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和北京市教委具体安排,2004年下半年我院将迎来建院以来第一次全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工作将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评估内容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和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教务处将就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做专题说明,并会将有关材料分发给大家。学院还将迅速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构,根据评估要求和评估指标体系,全面部署和启动教学评估工作。本次与会代表大都是各院系的主要业务负责人和各学科的学术骨干,在此我想强调指出的是,此次评估工作涉及我院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又直接影响我院的招生和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估涉及我院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和艰巨性远远高于当年的文明校园建设工作。院党委和院行政号召全院师生员工,全员参与,以积极的心态和紧迫的意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并以评估的优异成绩向我院建院40周年献礼。我们也衷心希望在坐各位从现在起就树立紧迫的意识,在我院的教学评估工作中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为我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同志们,学科建设事关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大局,因此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新高度来审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关键,牢固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观念,充分抓住机遇,切切实实把学科结构调整好,扎扎实实地把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必须确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中,定目标要有新高度,抓落实要有新招数,要在学科理论、研究方向、梯队建设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划,分阶段、按年度、有重点地逐项组织实施,落实任务、责任到人。要夯实基础、增强活力,重在内涵建设,狠抓措施落实,促使优势学科特色更加明显,新兴学科尽快形成亮点,全面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在院党委领导下,全院师生众志成城,扎实工作,一定能实现新世纪我院学科建设跨越式的发展,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谢谢大家!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建设理论论坛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相关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本部分收集了国内学者们对学科专业建设理论的思考,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到学科专业建设的概念、重要性、目标、遵循的原则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解决的一般策略。
论 高 校 学 科 建 设
● 刘献君
内容提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十分重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在当前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十分重要。抓学科建设,必须明确学科建设的意义,掌握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研究和解决在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
从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学科建设这项最重要的工作,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没有校领导分管学科建设,也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学科建设工作。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通力合作;工作难度大,而且不易见成效;工作复杂,难于考核。因此,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用主要精力抓学科建设,院、系领导要将学科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高校学科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具体体现在:单元独立,保持张力,注重实效,自由探索。大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因此,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
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例如,美国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排在第一,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的学科。正如田长霖先生所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然后是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起来了。有了这两个人,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
科学研究的水平取决于学科发展的水平。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首先要能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前沿的突破就是创新;前沿是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突破前沿,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能否抓住学科前沿,对于学科来说,是学科自我评价能力成熟的标志;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学术带头人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在高水平的学科,才能洞悉学科前沿,抓住学科前沿。
科学研究中重大问题的解决要靠强大的学术实力。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建设高水平的基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社会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信任感,因而也才有可能承接重大的科研项目。由此可见,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
2.学科是教授们成长、活动的土壤
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重要特点是事业单位与学科组成的矩阵结构。一方面,教授们在学校的院、系等事业单位中活动,另一方面,又活跃在与国内、国际密切相联系的学科领域。教师与学校、社会的联系主要通过学科,因而,他们对学科的忠诚大于对学校的忠诚。
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水涨船高”。综观我国各大学的院士,一般集中在某一两个高水平的学科。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力学学科,吉林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化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机械学科,中南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材料学科。
1998、1999两年评选出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大多产生于国家重点学科。因为一流的学科有大师举旗,在高层次的研究与碰撞中,学者们耳濡目染,学术水平自然能够得到较快的提升。
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一流的学者。现在各大学都在竞相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一流的学科,很难吸引一流的学者。假如你这个学科没有博士点,不能培养博士,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意来。有的单位不惜重金,聘到了一两个水平较高的教授,但由于学科水平太低,最终也很难留住人才。
3.学科、专业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
每个学科,通过自己特有的语言、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自己的学科文化。这种学科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引导人的道德品质定向发展。多数的学科、专业,将对应一定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教师应“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医生应“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养成严谨的作风。这些要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例如,文、理科,注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观点的新颖,并以此来衡量、评价别人的成果。工、医、农科,则注重实用性,往往以“有没有用”来衡量事物。因而,对某一件事,往往文科学生问“为什么”,理科学生问“是什么”,工科学生则问“怎么操作”。
对学习者的性格施加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培根作了透彻的分析,他认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我国古人也有“学问变化气质”一说。
对人的未来成熟有着重要的关系。学生进入大学,确定了专业,自己今后的发展就与这个专业联系在一起。学科、专业“授人以‘能’”,培养他今后谋生的能力;“激人以‘动’”,激发他今后献身专业、奉献社会的动力。未来也是一种教育因素。这种与学科、专业相联系的对未来的构想,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
加强学科建设,必须十分明确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环节。我认为,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
1.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体系结构,大体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学科分成12个门类(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医、农、管、军事),74个一级学科和321个二级学科。这是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主,兼顾行业的特点对学科进行的归类。一级学科由若干二级学科组成,二级学科由若干学科方向组成。因此,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一所学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因而,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方向。在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要设立研究方向。现在有一种趋向,有的学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了生存,完全放弃学科的本体部分,如历史学科转向旅游,先进制造学科只搞数控和CAD,等等。在设立学科方向时,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至少要有一个方向,否则,本学科难以发展。
要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学科建设中,应审时度势,采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策略,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二战后,果断地从核物理研究转到天文和生物的研究,结果发现了基因双螺旋结构,此发现成为20世纪人类几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特色方向的选择,可以在主体部分,也可以在非主体部分。例如我校理论物理以引力研究为特色,新闻学科以信息传播为特色,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现在,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地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才能焕发生机。生长点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寻找新的生长点,努力创新。
2.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对一所大学而言,是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声望的象征。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一个学科,往往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走了,这个学科也就跨了。其道理不言而喻。在学科梯队建设中,应注意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不同的学科,对其梯队结构的要求不同。一般而言,学科梯队中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至二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每个学术带头人下面,还要配备职务、年龄等结构合理的若干名助手。
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提高他们的素质。学术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很强的研究能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把握和抓住学科前沿,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一些学术带头人,工作勤奋,成果不少,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是,未能形成有重大影响的课题和成果,离院士的要求相去甚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视野不开阔。学术带头人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个大学者,一生也只能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最多两三个,因此,每个教授都应该集中考虑自己一生主攻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重大问题,必须是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必须是自己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学术带头人要站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善于团结和带领学术梯队的同志共同奋斗。
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的关系。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术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学术管理,同时学科建设又涉及人、财、物等方方面面,要加强行政管理。因此,一个学科,既有学科带头人,又有学科建设负责人,如所长、系主任等。有的学科,二者合而为一,一位教授,既是学科带头人,又兼任所长、系主任,是学科建设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主要的问题是配备好助手,减轻其负担。但多数学科,因为学科带头人年龄较大,或者学术研究任务太重,或者组织能力欠缺,另外配备了学科建设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团结显得十分重要,两者要互相尊重。特别是学科建设负责人,要多听取学科带头人的意见,不能仅仅把他们当牌位,冷落了他们。
3.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现代学科建设离不开基地。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视和下大气力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基地。我国为加速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我国高校的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各个院、系,教研室都追求小而全,致使有限的资金分散,造成设备重复,利用率低。而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有的设备用不了几次就过时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资金分散的结果,造成只能购置水平较低的设备,不可能集中购置重大设备,因而基地的水平不高。第二,实验室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不安心实验室工作,通过考研,转教学岗位,纷纷离开实验室岗位;部分在岗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很难胜任高水平基地建设的需要;实验室人员不愿承担服务性的工作,致使领材料、报销等具体事务都落到了教授们身上,教授们不能集中主要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工作。
在基地建设中,要全校,甚至全省统一规划,集中有限资金,建设若干开放式的高水平基地,并制定相应的规定,做到资源共享。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少而精的实验室队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解决他们的提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待遇等问题,使他们安心为基地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4.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
现代科学研究,首先要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创新之处,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大的项目的研究,才能出大的成果,获大奖,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项目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争取重大项目,首先要组织起来,联合作战。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要争取和完成大项目,靠单兵作战是不行的。组织工作是院、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的责任,院、系领导要用主要精力抓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大项目。要发动教授,特别是有学术思想的教授、教师,经常“碰撞”,寻找新的生长点,构想新的课题。因此,要花力气做好项目设计和争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术梯队很重要。
争取大项目,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评奖、科研提成等,都要有利于团体作战,有利于鼓励争取大项目。
三、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学科发展和建设既受内动力作用,又受外力作用。内动力指学科逻辑地自主发展的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需求。现在,学科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极大的变化。
首先,学科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各门学科,各层次分支学科将不断地交叉,同时又加速地综合,使科学朝着一个领域内不断地深入和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整体化方向发展。如在考古、遗传、动物、医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上产生了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综合并定量化,产生了系统科学、科学法学、工程伦理等学科;科学和技术形成共生关系,协同发展,导致产、学、研一体化;科学与社会之间发生强相互作用,社会发展越来越以科学为基础,社会需求将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速度;科学共同体进一步国际化,科学研究需要有国际眼光,了解世界研究的现状、前沿。
其次,社会也在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推向社会的中心;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教体制改革给学校和学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着力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1.要给自己学校的学科发展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属精英型高等教育,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学校往往都盲目追求高水平,大多数学校处于一个层次,形成一种办学模式,缺乏个性。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全国来看,需要形成研究型、教学型、单科性、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以满足各种生源入学的需要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人才。面对这种情况,每所大学都要给自己的发展重新定位,以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学科结构上,要比较齐全,力争办成综合性大学。世界著名大学一般都经历了一个由单科性、多科性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从以文为主,发展到文、理、法、管、医、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工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从以技术学院为主,发展到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我国的著名大学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例如,南京大学从以文、理为主,通过延伸、扩展,分化、发展,交叉、综合,有选择地新建学科,建设学科群等多种方式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则通过合并和自己创办新学科的方式,走向综合性大学。
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学科体系上,要形成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体系。其中特别要重视基础学科。因为基础学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展的先导,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没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其他学科就不可能高水平地发展。正如有的教授指出的,工程技术研究有多深,取决于你的数学基础有多深。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学科建设的布局上,要尽可能按一级学科建设,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他类型的学校,则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特点,合理建设学科体系,以应用、交叉学科为主,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同类学校中争创一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要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使其每个学科都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但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学科是世界顶尖的学科,一批学科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一流的学科,或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同时,也可以使其他学科的教师感受到什么是一流水平,什么是特色学科,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学科的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近20年来,一方面发展机械、电力等自己的重点学科,使机械学科的综合水平达到国内第一,同时又集中人力、财力发展激光专业,使激光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的大学组建以后,华中科技大学又提出了“从多科性大学向文、理、工、医、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和“以信息学科、生命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大力发展信息和生命学科。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就是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有所不为,有所为”,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其他学科则减少3%-5%。在进人指标、教授晋升、房屋分配等方面,都应向重点学科倾斜。同时,要建立竞争机制,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
3.要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科学与技术形成共生关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知识传播,知识发现,知识物化相互独立。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9世纪,以电机、内燃机的产生为标志,科学进入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发现,教学与科研开始结合。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多层次变革出现以后,知识传播、知识发现与知识物化相结合,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学校重视产业决非权宜之计。
现在的学科建设,不能仅仅考虑教学和科研,还要考虑产业,考虑技术创新。前面论及项目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一,如果离开产业基地的建设就很难争取到大项目,也很难去完成大项目。
北大方正,对北京大学信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提出了三个层次,三条主线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个层次是指,校内产、学、研,社会产、学、研,国际产、学、研;三条主线是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产、学、研的协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
4.要重视制度创新
学科的交叉、综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新的创造、新的生长点,往往产生在学科的交叉处。多学科交叉发展,在组织制度上,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原有组织结构形式的约束,因而往往迈不开步子。这是全世界大学都遇到的一个难题,也是大家都在寻求解决办法的一个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学习、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做法,采取建立中心的方式,集中相关学科的力量,建设新的学科。例如,为了发展IC设计,成立以沈绪榜院士为学科带头人,吸收图像所、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参加的IC设计中心,运作良好。为了发展信息学科,建立包括计算机学院、电信系、控制系、光电系等院系的“信息特区”,制定特殊政策,成立相应的机构,统筹信息学科的建设。这些组织方式,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事业单位和学科组成矩阵结构,这是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之一。大学组织制度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特点;推进学科建设,要努力实现制度创新。这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5.要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
直到19世纪末,世界科学中心仍然在英国,本世纪初,德国发展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直到二战以后才转到美国。德国当时并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25年左右,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经济困难,科学家的生活条件很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仍然能够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这主要源于其学术传统、环境和氛围。德国有开放和吸引人才、注重积极培养和选拔青年、重视哲学、数学领先等等传统,这些传统、氛围,促进了德国科学的发展。推进学科建设,同样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首先,要使学校的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学校领导和院、系负责人,要把学科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各职能部门和职员,要为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
其次,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要尊重和依靠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他们要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有时候还要扬长“护短”。
再次,要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学术上要创新,必须给予创新者以充分的学术自由,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进学科建设。
最后,要造成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氛围。建设和发展学科,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现在,学科发展非常快,竞争激烈,稍一放松,就会落后。因此,需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氛围。对学科的贡献,也就是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正如周光召同志指出的,我国“没有完全领先、开时代之先河、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的科学发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在21世纪,我们要加速学科建设,创造出开时代先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学科建设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 李红妹 王子成
摘要:科学地规划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和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是重点高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科学规划
一、学科建设必须进行科学规划。规划高校的学科建设,应当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包括制定规划、拟定方案直到实施和检验这一整个过程。
1.学科、专业系统的要素。学科建设是由人、财、物、信息、课程、科研课题这6大要素构成的。人的要素是6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它包括研究生导师、授课教师、大学生和研究生及其管理工作者、实验员和其它辅助人员。在人的要素中,教师——他们通常又都是科研工作者,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还是学科带头人——又是该要素的核心部分。一个学科、专业的水平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能否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主要取决于他们水平的高低,素质的优劣。财的要素,主要是经费,它包括教学经费和科研经费两个部分。离开这个要素,谈搞好学科建设无异于作“无米之炊”。物的要素是学科专业的导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所需的一系的“硬件”设备,是构成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是信息要素,要进行学科建设,离不开信息,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从外界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前者,需要用它来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材,以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后者,则可利用新的信息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地发明创造。这个要素主要来源于图书、资料、文献、学术会议;现在最新的手段则是信息高速公速。课程和课题要素。学科专业培养人才主要通过教学、科研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构成的,它是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制约的;科研活动,则是学校建设的支撑,课题来源有国家和省部级下达的纵向课题,也有企事业单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横向课题和导师及研究生本人的自选课题。学科建设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教学和科研进行管理,目的则是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
2.学科建设的规划方法。学科建设规划的内容,除了方针政策以外,还应包括诸如学科发展的方向、目标;学科发展的水平、层次;学术梯队的建立、构成;学科特色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作用;高水平的科研课题的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环境及信息渠道的开通等等。从系统工程来看,其规划方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要对本校的学科建设从时间上确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2)对老学科的改造的规划。老学科往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特色学科,但由于人员及知识老化等原因,如不迅速改造,则有落伍的可能。做好改造工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吸收“新人”,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是老专业焕发青春的必要条件;拓宽专业面,调整专业方向要吸收其它学科的新的科学技术,使其向老学科渗透;加紧科研工作,使老学科具有生命力。(3)创建新专业,这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如合理的学术梯队、较强的科研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等。一个新的学科是否能够创立,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根据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的“布点”需要。(4)加强重点学科规划工作。在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时,一要加强重点学科的条件建设;二要加强重点学科的主体建设——形成科学家共同体——这是一支目标一致、观点相近而自由组合的科学家群体;三要加强重点学科环境建设,这包括加强重点学科同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重点学科同国内外有关部门的联系。就某个高校而言,要做好学科建设的规划,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和保证重点学科,如何改造老的学科。对于这项工作我们要有三点认识:一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由教育部领导的专家组来制定;二是每一个学校都应根据总体的指标体系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应修订;第三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而不是在教育部或省市教委检查时才作自我检查,因为建立指标评估体系的目的就是通过评估,用来指导、检查自身单位的学科建设而不是其它。
二、建立合理的学科群
学科群和学科群落是为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和需要而建立的、是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的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在科学迅猛发展的当今,某一学科的“突飞猛进”已不太可能,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常常涉及到许多学科专业,往往需要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这样,建设好“学科群”就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综合与渗透,促进新型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衍生。事实上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物理学、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其它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促进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的开展等等。但是,有意识地把不同学科组合在一起,这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成为必需、必然和可能。学科群是为解决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攻关工作,它由一部分相关的学科专业点构成,但是一个重点大学只有一个学科群是不够,若干个学科群就形成了学科群落。学科群落由主体学科、基础学科、通用学科和相关学科群构成,它是指在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下互相支持和相互促进的学科“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是以若干个“学科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力量为支撑,因而具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柔性发展的能力;学科群落通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开发等高科技工作,通过与国内外科研、企业部门、科研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形成重大成果,产生重大效益。因此,作为一流大学一定要加强学科群和学科群落的建构。学科群和学科群落的建设,形成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交融和交叉,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结合日益密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也将越来越多,它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复合性的通才性质。对于一所重点大学来说,学科群的建设主要是重点建设其主体学科,例如同济大学的主体学科之一的建筑与土木工程,围绕这一主体,计算机、物理、数学甚至经济、法律等学科紧紧配合。这些学科,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学校优势,同时又不断建立新的学科群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三、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反映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也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反映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学科建设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问题,还要有相应的措施跟上,能够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使之持续地发展。一所大学的层次与实力,重点看其学科建设的状况,而衡量学科建设的标准,则是学科专业的学术队伍的水平和实力。一个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是由其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所决定的。在学科建设的诸要素中,人——学术队伍是最重要最革命的因素,它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的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重点高校应花大力气在建立好学术梯队上下功夫。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龄上的层次性,二是知识上的层次性。现代科学研究正朝着集约化、社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科都要拥有一支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首的科研群体和科研梯队,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建立梯队方面,一定要注意年龄、知识、职称、结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牵涉优化组合问题,它对梯队的功能将产生影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适当增加重点学科的科研编制、解决好梯队成员的职称、晋级等问题,在保持学科带头人稳定的同时,要选好后备带头人,其途径一是校内培养校外深造,二是直接从外面引进。只有“梯队”的优化和稳定,才能在学科某个领域内坚持长期而有效的工作,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突破性的成就。
四、学科建设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学科的分化与交叉。当今从科学发展趋势来看,已从“小科学”向“大科学”发展,从局部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在学科建设上,也就面临分化与交叉的问题。学科的分化与交叉,不是行政命令所能解决问题的,而应该是对一个真正的科学机会的反映。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在解决或进行某项科研课题产生相互联系时,富有成效的交叉学科研究才能得以发展。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交叉而交叉,而是科学研究活动中,需要交叉时再交叉。
2.关于学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无疑是对从长期计划经济走过来的一切事物的一个巨大的冲击,学科建设也不例外。科研经费是学科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纵向科研经费在总的经费中已逐渐减少,来自社会和企业的横向经费的份额在逐年增加。在市场经济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社会的需求就是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因为它是学科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物质。我们之所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推动力量,它还是科学的内在逻辑机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受学校的师资力量等软硬件的制约。因此,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坚持双重价值规范,把发展的焦点聚汇在科学系统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
3.学校领导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负责学科建设的学校领导首先应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把它作为学校出人才、上水平、出成绩的关键任务来抓,看成学校办学水平的成败所在。因此,学校的决策单元和决策群体理所当然地要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之首,当作头等任务来抓;在有了这些认识后,还需采取措施稳定科研队伍和加强现有重点学科的建设及老学科的改造;制定规划,创建新的学科;要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我评估,检查学科建设的实施情况。
4.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给学校在这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这就是说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既要勇于开拓,大胆革新,又要避免无政府主义现象,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调节、评估、监督这些措施和手段来确保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质量,确保国家学科整体上的合理结构和布局。
5.校校、校企、校科之间联办学科专业的做法值得尝试。一个高校想创办一个新的学科点,可能因为师资、经费等原因而感到力量不足,但是几个学校(尤其是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高校)或是学校与大中型企业,或是与科研机构的联系,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样做,可以加强指导和技术力量,使得“点”易于符合条件,更可使得这些联办单位在办学条件上优势互补,也加强了他们间的学术交流,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学校和企业共建学科专业,对学校经济捉襟见肘的状况,可望得到一定的改善和缓解。
6.学科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近亲繁殖的现象。部分高等学校的不少学科专业,几代同堂的情况已屡见不鲜,这种“近亲繁殖”的弊端是没有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不利于活跃学术气氛,不利于年青学术带头人的产生和成长。国外许多大学都有不留本校应届毕业生任教的做法。当然,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就在我们国家一时还难以做到。但是,尽可能多的引进或多派一些骨干到外面去深造这还是可能的。这样,便于形成宽松的学术环境,便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从而在学术梯队中建立“杂交”优势。
[参考文献]
[1]石来德.学科集萃,育人楷模[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2]周纪信.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重点学科建设[J].学位与高等教育,1997,(6).
[3]苏青.学科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教育,1996,(2)
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与构想
● 张立彬
1.学科建设:一项艰巨又迫切的任务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 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既然学科是发挥教学、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学科的效能也就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因为学校与国家行政部门区别在于学校的基本活动是低重心的,学校各部门的管理也要围绕和服务于学科的活动,为学科的健康发展创造并优化内外部环境,调配好资源,并引导、协调、监督、评价学科的工作。为什么说学科建设是“龙头”,其意义在于此。一所学校的声誉,不论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效益方面的影响,归根结底取决于有没有较强的学科力量,以及学科内部有没有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动力。特别是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这样一所地方院校,学科基础不如重点大学强,经费来源,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社会影响更是落后于那些名牌大学,怎样走开放的路子,立足于地方,形成自身特色,当然是困难重重。学科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目前形势下,“慢进亦退”。大家应该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虽然这项工作是长期艰巨的,也可以说是永恒的课题,非一朝一夕就能速见成效,但就当前的严峻形势而言,的确又是非常紧迫的。
2.学科建设的系统要素及其重点
构成一个学科的基本要素不外乎其规模及层次、师资(科研、教学力量)、资源条件(设备、基地、经费)和学术环境(纵、横、内、外的信息交流网络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学术氛围),这里所谓纵是指在全校教学、科研体系中承担其责任和义务;横是指国内外同类学科间交流、合作与协调关系,例如应达到同行认可的(教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是校内学科之间、课题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之间的联系;外是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等。从这几方面可见学科内部的活动以及与外界的交换关系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元界面。因此,考察和评价一个学科不能单从某一个角度,比如是否完成教学工作量之类上来衡量;也不能从一时的现状来判断一个学科的发展前景如何。因为学科要超前地适应社会、产业的发展,学科的人员结构、研究方向以及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也是处于变化中的,所以学科发展应该形成动态的运行机制。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含学科布局,如“改老、扶新”等教学、科研基地以及实验室的配置与建设;资金、政策的重点导向;学位点建设、课程体系或研究方向的设置;梯队建设;学科管理体制改革(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学术带头人制度);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开发水平的思路以及相关措施规划的制定,等等。如果给出学科建设的系统模型,那就是学校的有关管理机构在咨询、讨论、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学科建设的规划,并以这一规划为准绳对学科(学术梯队)进行动态的控制和协调,使之有效地实现相关目标(出人才、出成果、以及学科组织自身的充实和发展),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通过(国家、省级、校内的)有关评估结论反馈到学校决策部门,当然主要衡量标准还是依据学校自身学科规划的既定目标和要求,这样在控制、反馈、调整中不断进步、上台阶。上述循环活动是围绕学科建设的规划展开的。这一规划应包括学科建设层次、规模、发展方向的要求,对重点学科的扶植,对学术梯队的动态预测和有效组建。对实验、设备、经费、基地建设的设想,横向联合与科研开发思路,学士、硕士乃至博士的培养计划,教材建设,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成果、课题的效益跟踪与反馈,学科评估的办法以及相关责任的落实,激励和利益机制等。
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确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在这一系统中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其中我们要抓住学术梯队建设这一关键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矛盾解决了,其他子系统的问题相对容易克服。因为物资、设备、政策等基本条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核心还是人的因素。而学术梯队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形成责、权、利清晰的自主发展与合作机制,学校制定的管理措施政策要能有效地使学科内部形成这样的机制。就我校而言,是否可考虑在二级学科建立研究所,并确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责任制,并就这个重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形成实施办法。
3.我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精细化工、技术经济为省重点扶植学科,学科建设的氛围已形成。但在当前各类型大学都在抓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这不是耸人听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主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是“211工程”之争,二是生源之争,三是师资之争,四是经费之争,我校在激烈的竟争之中是否能找到合适的立足之地,那就取决于能否建立适合我校特点的较强的学科梯队。学科建设不能脱离学校原有的基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倘若不从中找到突破口,封闭在学校这个圈子里头,学科建设就会“营养不良”,缺乏生机。
再者,要认清学科现状的薄弱所在,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矛盾。例如现有学科划分过细、力量分散、经费不足、人才流失;尤其突出的是评估环节不足、责任机制不能体现、学科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综合优势;重点学科偏少、基础较差等。关于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我认为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优化总体布局,保证重点扶植
在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对国家的依赖性强,学校之间虽类别不同,但并没有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进入市场经济后,高校不能单靠国家投入,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强了,与社会(行业、地区)的联系也必然更为深广,也就是各自从本校的层次、特色出发去占领阵地,找到自身的位置。作为省属工科大学,我们当然不能脱离浙江工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要兼顾学校自身学科结构的合理性,总体布局上的平衡,这个平衡并不是从形式上去追求理、工、文、管齐全,更重要的是相互渗透合作,交叉综合,形成覆盖面较广的大网络,充分地把潜力发挥出来。单科性的工业大学因专业性强,适应面窄,所能占据的领域很受局限。而多学科的互补合作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组建新学科和使老学种形成新特色。特别是相关、邻近学科构成的学科群,其优势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引起重视。学科之间如缺少合作,路子也会越走越窄。例如现在议论较多的环保学科,如果结合了社会发展系统的因素(人文、地理、产业、经济、城镇规划等)那才真的叫环保工程,可做的课题就多,将来也可能承揽大项目,而不是停留在被动的治污技术上。当然,单纯就环保设备产业(我校机械、化工、轻工等学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发展的前景看也是不可限量,但要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具备市场竞争能力还是需要花大力气的。
扶植重点学科,最好能由此衍生出校园的主导产业,以达到全面的效益。用重点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全局发展是提高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战略。重点学科不能搞得太多以免投入过于分散,关键是要看准方向,人力、财力、物力自然会滚动积累起来。有一些虽然实力较弱但发展潜力较大,能较快产生效益的应用性、高技术、交叉边缘学科也要考虑扶植。
3.2 积极改善条件,充分利用资源
既然提重点学科,势必有资金投入和政策导向的优惠。以硬件设备的配置来说,投入的是学校,学科有管理和使用权,但实验室不开放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本学科利用的不多,其他学科教师、研究生又不能用,加上现在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闲着不用很快就淘汰了。在学校投入后怎样取得“产出”效益的平衡,实验室、计算机房及至资料室如何在校内开放以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在制度上应有所改革,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以及有关费用的核算标准、经济关系应予明确。当然所谓“效益”是个综合概念,应该与加强学科评估挂起钩来,不能只投资,没有下文。再者,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说应加大投入,但在学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对现有资源条件的合理利用更加显得重要了。特别是一些相近的学科,设备分散后各方都没有好处。
3.3 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责任机制
前面我们在分忻学科建设的系统控制时,已经提到了学校决策管理部门和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术梯队这两个主要层面,因此我们要在宏观、微观两个层次上来构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宏观层次上,国内其他大学的经验是设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我校学科建设委员会是由有关校领导和几个大职能处的行政领导组成,从开放的观点看似可以考虑吸收学科带头人,兼职顾问、教授甚至政府、社会有关人士参与进来。委员会在学科论证、梯队结构分析、学科渗透联合的探讨、大型项目筹划以及管理矛盾的协调解决、学科评估、政策制度的讨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科建设办公室作为一个实体机构,其职能侧重于日常管理事务、信息沟通、协调、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并总结经验,参与新学科(学位点)和筹建等。这一机构在我校尚未设立。
在微观层次上,也就是学科内部,要通过科研管理的有关制度激励科研人员向外开拓;学科应建立自己的学术信息库;这一层次的核心则在于实施学科负责人制。学术带头人的梯队建设的关键,应该由活跃在本学科前沿,造诣较深并有丰硕研究成果,能与人合作共事,能带动梯队成员协调工作,具有管理才能教授来担任。这样一个学科才会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我校高职人员年龄偏大,到1998年现有正教授几乎全要退休,故应特别注意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减轻“断层”现象。学术带头人既要在学术活动中体现民主,又要对学校负责,应赋予一定的权利,比如由其牵头组建学术梯队,允许教师为发挥个人业务专长而合理流动。浙江大学的做法是把教学活动的组织集中到系一级,培养人才变二级学科培养为一级学科培养(淡化了专业),而二级学科主要成为科研方面的基本单位,即在二级学科建立研究所(室)、强化研究所(室)运转。实行学术负责人、所长负责制,健全所务会议、所学术委员会,实行所行政学术秘书制,使所长成为学校的委托代理人,在本所范围内全权处理对外事务。研究所具有财务权、立项权、用人权,建立自己的基金分配规范和公共支撑系统。我校固定科研编制少,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大,在校研究生数量不多,加上人力分散,以往搞一些短、平、快的横向项目多,而联合申请高水平的大项目(课题)缺少动力和凝聚力。我们在有条件的研究所内能否引入民营科研机构的一些机制,比如通过搞流动编制增加科研人员,同时扩大研究生生源以加强我校科研的基本力量。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制度,并选拔好合适的学术带头人尤为重要。但学术带头人又是在科研活动中涌现出的,不能象过去任命干部一样一次定终身。应该注意到队伍的动态性,否则动力不能激发,反而挫伤其他成员的积极性。青年骨干教师也是这样,应建立动态考核品评的办法,否则一劳永逸,没有竞争反而导致待遇不公和特殊化。
3.4 搞好梯队建设,提高整体效益
梯队这个概念包含了层次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内涵,也隐含着新老成长更替的动态性,促进合理流动,更新组合,而骨干力量又能相对稳定。要注意不能把梯队建设理解为人员规模和编制的递增,比如人才引进之后能否与原有学科的人员、技术条件匹配,把引进意图转化为客观的使用效益,很值得我们 探讨。再就是低学历人员的积极性也要照顾到,如本科、硕士学位的助教、讲师在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也有一个继续进修培养、扶植成长的问题。对国内外优秀人才要积极引进,可以考虑实行特殊津贴和科研启动基金的政策激励,从跨世纪的新老交替来看,应侧重于招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还要有计划地遴选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交流,跟踪科技的新发展。
要建立以学科为主、学科与任务相结合的岗位设置办法,建立高职、副高职等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标准,建立民主、科学、动态、严格的评聘程序。系与系,及其校内与校外的人才资源要做到合理流动和配置,可以通过双聘制来调节,特别是不同学科、部门人员的合作应予鼓励并计入工作量,避免各自分割、互不关心的学术封闭状态,建立固定队伍与流动队伍、专职与兼职,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既分离又互补的管理模式。适当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将校内不同学科有能力的人联合起来,共同完成重大科研课题,还可直接挂牌成立一些新的急需学科、专业。人文、管理学科的软科学研究也应鼓励分散力量的合作。人文学科投入不大,但完全可以挖掘潜力和提高水平。能普遍应用于教学、科研、开发活动的 CAD项目最好不要各搞各的,要把校内力量相对集中,以消化吸收系统成果为主,提高总体水平。
3.5 面向经济发展,促进成果转化
在重大基础研究、纯理论研究方面,地方工科院校与重点大学相比一般不具优势。因此我校科研活动应侧重于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和大中型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生产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在二级学科上建立研究所,研究所应该有校外基地,与大型企业密切合作关系。如果这样的服务方向不明确,不注意在本地区建立校企合作的科研和技术网络,发挥优势学科、主干学科的技术优势,而是在争取课题和经费时舍近求远,以致忽略了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联系。其结果直接削弱了学校在本地区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地方对学校的支持。只有走出校门,深入各行业、企业,就能发现到急待解决的课题,在真诚合作中出成果,上水平,就会逐步形成社会效益显著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不断提高知名度,取得社会信任和支持,也就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办学资金,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有些部门、行业虽不对口,但未必不能搞科研合作。例如电力部门,强电技术并非我校特长,但火力发电中煤燃烧的污染(废渣、废气、放射性污染)治理,就与环保设备、化工处理技术有关,我们仍然可以争取到课题和可观的经费。又如二轻系统需要解决表面处理技术、(塑料)着色工艺等难题,还要开发机械、电子产品来改造手工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们需要模具、皮革(制革、反革化工、制革机械、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人才,我校的机、电、化、轻是否可联办出新的专业,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呢?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等领域,也可以大有作为,而这些领域都是浙江省政府科技战略中,近期要重点发展的。所以在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必须加强外部联系,学科建设才有生机。
3.6 加强学位点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
学位点建设与学科建设有密切的关联,这是不言而喻的。我校现有的硕士点就是较强的学科,因我们的硕士点少,能培养硕士生或联合培养博士生,就代表这个学科有较强的力量和较高的水平。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做论文、搞课题,尤其搞实际应用课题,科研成果出来了,人才也培养出来了。要成为地方工科院校中的一流大学,我们的硕士点要上去,今年已申报了9个点,目前还不明确能落实几个。要发展研究生教育,要做下述方面工作:
——增设硕士点扩大招生规模。下半年在校生将达到50 名。当前要着重做好生源的组织工作,加强宣传,吸引众多学生报考我校的研究生。办好考前复习班。非学位点的学科,要争取联合培养,并做好下一轮申报准备,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学科要积极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包括专项经费,实验室开放以及工作、生活条件。
——实行研究生助教制度和奖学金制度,抓好科研能力及品德教育。导师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风气,注重对研究生研究能力、交往(学术交流)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加强学位课程建设、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计划要体现质量水准,管理制度、规范要完善,确保研究生达到学位水平要求,指导好研究生就业工作,并努力与“人才市场”接轨。综上所述,要做的工作很多。目前已对部分新学科作了些初步论证,学科建设规划、改革等方面也草拟了一些文件;在各学科支持下今年学位点申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学科建设工作组同志也在近期对有关厅局进行调研和讨论。今后一阶段仍有许多工作尚待细化,例如梯队情况应摸清现状,作出动态预则,以决定对策。希望全校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让学科建设真正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思考
● 舒世昌 李琨 张高科
摘 要: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内涵,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五条措施。
关键词:学科建设;内涵;措施
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内涵
学科是知识的基本元素,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历史结果,同时也是当代科学知识保存和发展的单元。专业是靠数个学科支撑的。高等学校的发展,核心是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水平是高等院校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性特征是具有优势的学科,优秀杰出的师资,开拓创新的研究。学科建设搞好了,学校的发展才能有根基,才能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程,它是以学术队 伍为主体,以一定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服从社会需要,不断改善学术活动条件,传承和创造知识,持续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过程 。学科建设工作的任务就是立足本校实际,发挥本校的特色优势,确定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步建成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形成独有的特色,促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总之,学科建设就是凝聚学科梯队,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基础是确立学科研究方向,依托是科学研究基地。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专科院校通过专升本或几所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重视教学,轻视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科建设工作相对薄弱,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术气氛不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建设处于“四多四少” 的状态,即:科研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攻坚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研究基地少。这种现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科建设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凝炼出具有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和领域,没有凝聚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更谈不上形成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学研究基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措施
1、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实现由专科教育模式向本科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并不仅仅是把学制由三年变为四年,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如何树立本科教育意识,理解、掌握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规律。对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带来的教育观念、管理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规律、教学手段及学术氛围的骤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骤变并非是对过去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借鉴在长期专科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与积累的经验,找出与本科院校的差距,坚持自身教育的传统优势,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院校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2、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措施 ,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是搞好学科建设工作的根本保证。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观念更新是抓好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有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宜过早提出学科建设问题,应在专业建设完成后再抓学科建设;还有人认为学科建设是重点大学的事,一般本科院校就搞专业建设。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要充分认识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有高水平的专业,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现今高校的竞争并不亚于企业间的竞争,我们已经看到高校在生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实际上高校最根本的竞争是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术水平的竞争。任何一所高校若没有自身的优势,没有自身的特色,必将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依托,是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的保证。科技创新的成功又必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从着眼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来说,在 建院之初,从学院领导到每名教师就应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清楚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选准研究方向,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狠抓学科建设,全力支持学科建设,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学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及本校特色的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来制定,切忌好高骛远,虚夸浮躁,要脚踏实地,充分分析本校人力、物力、财力的现有条件,确定相对稳定,特色明确,具有一定实力的学科研究方向,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及分步实施方案,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特色包含三层含义: “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强”也是特色,“人强我精”更是特色。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一定要具有自身的特色,以有特色作为自己学科建设的目标,构筑自己学科建设的科学研究基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是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的。与已有一定规模、具有相当实力的本科院校相比较,新建本科院校在一般情况下毫无优势可言。但在地方特色或者某些研究领域肯定也有独到之处,这即是特色。合理配置现有人才、物力、财力资源,优化整合现有科研机构,形成科学研究基地学科建设应立足本院的实际,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重点”的原则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科研经费和学科带头人都相对不足,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科研资源的作用,有重点地资助某些研究领域。首先可对现有的科研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都能达到一流水平。任一所高校一定有某些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能达到一流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充分发挥现有的学科优势,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做大做强现有的特色学科,为传统学科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基地是根本之路。其次,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发展迅速、活跃的学科领域,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破现有的机构设置,尽可能围绕课题组成研究机构,重点资助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促进新兴、边缘学科 的发展,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将其建成新的科学研究基地。 ( 请进来,走出去,在学术交流中提升学科建设的实力和水平,形成学科梯队。)
4、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队伍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应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发展,力争在短期内培养出具有较强理论修养和较高的学术造诣,锐意进取,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保证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对外交流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没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建设是闭门造车。因此学术交流对新建本科院校尤为重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吸收其他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经验,就能少走弯路,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借助一切有利的外部科研资源如兄弟院校的学科带头人,请他们来院做学术报告,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本学科的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尽快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是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选派本学科的科研能力强的科研人员外出学习,作访问学者,或是借助兄弟院校的科研条件,与他们合作攻关,以加速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培养。在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中积累科研实力,储备学科优势,凝聚学科梯队,培养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或学科群。
5、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是学科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之初,就应参照国家申报学位授权制度,建立规范的学科建设工作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文件,规范学科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的选拔,规范重点学科申报程序,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重点学科的申报、管理、评估、验收等内容和环节规范化、制度化,使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导向
● 黄 翔
摘 要:提高大学生毕业生专业的就业率,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学科与专业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和提高专业就业率的目标导向机制。
关键词:高校;专业建设;就业;人才
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必须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能力并且被市场认可的人才作为目标导向。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导向来建立学科与专业建设模式,是高等学校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战略。
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应该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
《解放日报》2003年6月19日刊载一篇《专科生比研究生“吃香”》的报道,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不少高学历的本土人才纷纷遭遇“滑铁卢”,出现了专科生比研究生“吃香”的现象。《成都晚报》2003年6月29日顾一冰撰文:“高校毕业生应该更实用”。文中谈到人才的高学历化与低技能化的扭曲并存现象,导致了大学生(甚至更高学历)“有学无能”(有学历无能力)的倾向,以致企业认为“大学生不实用”。2002年底在江苏省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交流会上,企业直陈MBA“不实用”的怨言。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了现实的课题,MBA这种“高层次实用专业”都“不实用”,那么其它专业的实用性就更值得思考了。《成都晚报》2003年4月20日报道:世界500强的家乐福月薪1.5万元成都招聘部门经理,其人才观念别具一格———“学历不重要,经验更吃香”,家乐福成都高层语出惊人:“家乐福的人才观与学历无关!”家乐福需要的是有责任感的、主动的,并且富有创造力和实干能力的员工。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表明,培养社会(市场)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如何解决“高分低能化”“高学历低能化”“学而无力”,使大学生“实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显而易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人才目标导向就是要求建立具有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机制!是否具有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要能力的学科和专业机制是衡量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与公布“大学生就业率和事业成就率”对高等学校的导向是一致的。社会和市场将以这两个指标来评价和选择大学和大学生。因此,我们需要对以培养合格人才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导向机制, 要求对大学生人才与就业的定义进行重新认识。
什么才是科学的“人才”定义?
毫无疑问,有能力有品德的人就是人才。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果“学历=‘学力’=能力”,那么学历层次即是能力层次,那么有高等学历的人就是高级人才。但是,目前在一些高等学校,存在“学力< 学历”、“能力< 学历”的现象,因此这些大学生,其“学历层次”与“能力层次”是不能划等号的,即学历≠能力≠人才。目前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培养机制造成“高分低能”、“能力< 学历”的主要原因有:初等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制;高等学校严进宽出的考试机制;高等学校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机制;高等学校教师缺乏“实战能力”(经验);高等学校经济运行机制;高等学校资源短缺;社会组织招聘人才以文凭为基本(前提条件)标准的招聘导向;社会组织“低岗位高文凭”的用人观念的招聘导向;社会组织“重文凭轻能力”和“文凭层次=能力层次”观念的招聘导向;“官本位”的观念。国家人事管理政策把学历定义为“在学校学习并且经过考核合格的学习经历”。按照新的人才观念,学习经历还应该包括信息的收集和经验的积累两种经历。在人的一生中,这两种学习经历更重要,所占时间比例也更大。这也是有的企业老板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不多(学校文凭很低),但是他们特别重视“信息的收集,经验的积累”这两种学习,使自己成为“学校学习经历短但信息的收集,经验的积累的学习经历长的高能力”的老板,这些老板当然是人才(我们称之为“自学成才”)。因此,我们把人才分为学校学习经历长的人才和学校学习经历短的人才。人才是分层次的,有高能级人才,有中能级人才,有低能级人才。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由于企业经营性质不同,所需要的高能级、中能级、低能级人才之间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总的说来,中能级人才的比例更大。能力也是分层次的,同一层次的人才具有高级能力、中级能力、低级能力之分。例如总经理的能力分为高级能力(如决策能力)、中级能力、低级能力(例如:总经理的礼仪素质、信息处理能力等等)三个层次;门卫保安的能力也分为高级能力(例如:发现嫌疑人员的能力、与歹徒搏斗的能力)、中级能力、低级能力(例如:见证放人的能力)三个层次。不能把总经理的能力都叫做高级能力,门卫保安的能力都叫低级能力。虽然都叫人才,但是不同层次的人才其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是有较大差别的。如通常情况下一个合格的总经理比一个合格的门卫保安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就要大许多倍。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培养人才导向必然延伸出就业导向问题。也就是说,要以大学生的就业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导向。
那么什么叫大学生的就业呢?
一个大学生找到了工作就算就业了吗(目前高校学生就业率是这样统计的)?这需要重新认识就业概念。由于人才是分层次的,因此人才的使用是分能级的,高级人才只能在高级岗位上就业,中级人才只能在中级岗位上就业,低级人才只能在低级岗位上就业。高级人才到中级或者低级岗位上去工作不能叫“就业”,一个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去干文秘工作也不算就业。“就业”是一个“专业对口”概念,是一个“能级匹配”概念。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所找的工作是“专业对口”“能级匹配”才算就业,这叫“大学专业能力就业”。此外,试用合格并且与社会组织(企业)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才算就业,只是试用还不应该算作就业,只能叫“准就业”。大学生毕业时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或者毕业若干年后凭借自己自我培养的其它专业能力,从事了大学专业以外的工作,这叫“自我能力就业”或者叫“综合能力(素质)就业”。从“专业对口”“能级匹配”的“大学专业能力就业”概念这种角度来说,高级人才比低级人才更难就业,专业性强的人才比综合能力人才更难就业。但是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求职于低级岗位是“就业”而非“大材小用”。此外,有的高学历的人工作于低级岗位上是为了深入下级岗位锻炼,这是人才培养策略。以提高“专业对口”“能级匹配”的“大学专业能力”,就业率(尤其是毕业时的一次性专业就业率)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导向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科与专业建设,而“找到工作就算就业”的一般就业概念是不利于正确引导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
● 李晓群
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居于“龙头”地位,而一所大学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良好发挥必须通过学科建设来实现,这是关系高校全局及长远发展的基本建设。不言而喻,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之核心。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法》、《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新世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既对高校提出了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创建一流学科,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贡献创新性、标志性科技成果。
一、学科建设要素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概括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要素及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要素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为第一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核心层或基础层,起着决定学科产生与生存的关键作用;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术交流为第二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功能层或作用层,决定着学科的发展能力与水平。从理论上讲,这两个层次、八个要素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体系,由此决定了学科的建设规模、发展实力和影响力。
二、学科建设原则
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本着“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经济发展主战场,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跨国经营、区域发展、西部开发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2.可行性原则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既要有超前目标,更要有可行计划,根据人才、资金、条件制订切实的发展规划,体现出可操作性,分层次按步骤滚动推进,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思路,认真总结发展进程中的有效经验,扬长避短,持之以恒,防止急功近利,以确保建设效益。
3.创新性原则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学科建设应重在知识、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创新,利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一流教育基地;围绕本学科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超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在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学术理论发展中,发挥好示范、辐射、“孵化器”作用。
4.超前性原则
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要突出学科布局结构优化和学科群配套建设,跟踪新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走向,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明确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开辟新领域,创造新理论;同时着重搞好学术、技术储备与预测,确保学科建设始终体现出超前性和创新性。
5.共生性原则
单独一个学科即使存在也难以持久,合理的学科结构必然是主干学科、支撑学科、配套学科、相关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同存共荣的有机集合体,由此构成一个科学、优化的学科体系(学科群结构)。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旨在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链接,通过互动、共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在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富有生机、网络化的学科“森林”。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智力贡献的主要基地,而学科建设在其中发挥着最重要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作用,继续加强新世纪高校学科建设,加速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历史性任务。
对学科建设的原则和实践问题的思考
● 周秀娇 朱建成
摘 要: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正确理解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含义,把握学科建设内涵,以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原则作指导,有助于理顺工作思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关键词:学科建设;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作为服务性产业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将学科建设看做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然而,什么是学科?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学科建设?这些问题很多高校教职工、甚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仍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结合工作实践从宏观角度提出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此指导当前学科建设的实践。
一、学科建设的含义
学科与学科建设一般认为,学科是对知识的划分,学科就是知识门类、知识领域或教学科目。学科具有独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拥有专业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特殊的研究策略和特有的规则。因此,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有着特定的描述对象和语言系统,它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拥有相应的专业组织体系和结构,同时也是一种规训制度,必须经由一定的行为规训和学术规训。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在不断加强,新兴学科会不断产生。因此,学科的分类目录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我国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分别调整、制订和颁布两个学科目录,其一为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将知识划分为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其二为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中将知识划分为11个学科门类(无军事学门类)、71个一级学科、249年二级学科。这两个目录对学科门类的划分是相同的,而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划分则有所不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主要是培养人才的不同层次所致。这两个目录,是高校进行学科规划、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依据。学科建设就是对学科的发展加以规范、重组和创新。在高等学校中,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该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学术交流和基础建设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是错综复杂的。
二、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高校管理者要正确理解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含义,把握其内涵,结合高校组织结构的特点,在学科建设的工作开展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学科建设离不开行政机构的运作,高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她具有作为文化机构的学术性特征。学校中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既属于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又属于学校这一行政组织中,因此高校的组织结构呈现出由学科和事业单位两条主线构成的矩阵型,即在直线——职能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横向的协调系统,这种独特的组织机构使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呈现出错综复杂,甚至松散、无序的形态。而同时学科建设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学校多个相关部门的工作,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复杂性。然而,从学科建设的组成要素来看,教学、科研、人才、方向、学术交流、基础建设诸要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设置研究方向、对外学术交流等归根结底都要靠人才去实现;提高科研水平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促进科学研究。活跃的学术交流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的提高,有助于人才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而基础建设是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可见,学科建设的各个要素是互为制约、互相促进的,它们将高校的松散的组织紧密地联系地一起。因此,必须将高校的学科建设看做一项系统工程,当学校的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着这些要素开展工作时,各个职能部门就被纳入这一系统中;当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形成一致的合力时,学科建设就会达到最大效果。因此,无论从高校管理组织机构的特点,还是从学科建设的要素来看,必须将高校的学科建设放在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系统中来开展,综合考虑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有序性来开展学科建设。
2.科学性原则。学科本身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在变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科学研究在向纵深的精细化发展的同时,也朝着横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一个新学科、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较漫长的积累与突破的过程,需要遵循其内在的客观发展规律,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进行有意识地培育。学科建设必须重视这种内在自身规律,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学科建设的各要素建设中,也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梯队的建设,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在科研中,教师是主体。因此,在学科建设中,人的因素最重要。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以人为本,探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激励科研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学科建设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也体现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科建设必须结合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地区学科布局情况,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开展。
3.创新性原则。在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科学研究是知识创新的过程。通过科学研究,要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并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要实现学科本身的创新,在学术研究中最关键的是要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要敢于引进和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才能走出原有的学术框架,从近两个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来看,方法创新总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要抓好源头创新,要注意从外部营造创新氛围,从内部创设创新机制,将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人才、方向等建设中,与时俱进开展教学和科研改革,创设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人才脱颖而出。
4.实效性原则。学科建设必须讲求实际效果,注重投入与产出之双向增长。一般地,投入大,产出也大。高校往往选择本校优势和特色学科进行重点投入,采取经费投入的非均衡方式,促使个别学科快速成长。国家211工程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然而,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学科建设应遵循实效性原则,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学科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经费的使用情况,如硕博点和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对于长期投入而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应该认真检查原因,无法取得实效应停止继续投入。
三、当前学科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当前各高校已将学科建设摆上了重要的工作日程,如进行硕博点建设、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及211工程建设等。各个高校,尤其是国家和省属重点高校的学科建设已取得实效。然而,由于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加之目前高校不断扩招,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未能实现协同发展,学科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科建设十分重要。
1.理顺思路,使学科建设层层落实到位学科建设包含教学、科研等多因素,涉及到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系甚至教研室的工作,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将其放在一个完整系统中有序开展,理顺工作思路,使学科建设有意识地朝既定目标发展。理顺学科建设思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高校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理顺本校学科发展体系的思路,即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在构建学科体系时,应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两个学科或专业目录,同时结合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地区学科布局及本校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来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理顺学科建设的具体动作和分步实施思路,建立学科建设的实施平台,包括键全管理机构、制订阶段性目标及检查、理顺管理体制等,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将学科建设层层落实到位。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存在弱点,也是学科建设成效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当前,在一些重点高校专门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主抓全校的学科建设,然而有的高校未设立或未有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存在多头管理的松散状态。由于分工和责任不明,大大降低了管理效能。同时,高校往往以一级学科设置二级学院,以二级学科设置系或教研室,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拥有人事、分配等行政职权,学科带头人未有相应的职权,存在行政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之间责权利分配不明或不合理现象。由此可见,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2.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切实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人才梯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而梯队中最关键的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有了学科带头人,就能建立起一支高效率的学术队伍,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带领学术梯队朝既定的目标前进,甚至导致一个学科或一个学科群的崛起。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必须遵循科学性和创新性原则。这里先谈谈学科带头人的素质问题,学科带头人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是本学科领域中非常有造诣的学术权威,有前沿的研究成果,能以学术服人;其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术组织和领导能力,能知人善任,充分调动梯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能组织梯队成员共同承担重大课题,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第三,要有深邃的学术眼光,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能准确地判断和确定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除此以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品以及深广的学术气度,能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发展。高校的用人机制应该以创新思维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将学术能力、领导能力作为选拔学科带头人的第一评价指标,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由于对学科带头人素质要求较高,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选拔学科带头人是难点,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首先,高校中有学术能力的专家很多,然而,能成为学术权威的并不多。其次,学术研究和管理二者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学术研究需要集中精力,潜心研究,才能出成果;而教师或科研人员参与管理势必分散精力,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活动和管理工作,影响了学术研究。再者,高校的管理体制中的导向问题,如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分配制度等或多或少存在不妥之处。综合上述原因,当前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有学术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致使重大课题研究、学科群建设及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受到限制。由此可见,高校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要重点培养和选拔好学科带头人,同时,要赋予学科带头人在经费使用、人员调配等方面充分的职权,院系负责人要主动协助学科带头人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尊重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建设意见。
3.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在学科群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重点学科是高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国家、地区和学校均投入了相当的人财物资源以保证其持续发展。高校应该遵循创新性和实效原则,在努力使学科优势转化为优势学科的同时,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建设学科群应该以重大科研课题为牵引,促进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集中各方面力量,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对课题的联合攻关团队,解决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的问题,以此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群建设的纽带是科研项目,高校必须抓住能顺应社会需要的重大课题,认真组织人员,通过对重大课题的攻关,力促标志性成果产出,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地位,全面促进学科建设。建设学科群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不同学科的人员隶属于不同的部门,难于组织和运作。为使学科群建设顺利开展,可以重大科研课题为中心,临时成立一个研究中心,集体攻关。然而,某些高校的重点学科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还未真正发挥龙头作用。有的高校还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学校在办学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拨出有限的资金加强某些重点学科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基层单位抱怨经费短缺的同时,到年底却连划拨的学科建设经费都用不完!这种奇怪的现象值得管理者深思。究其原因,就是在学科建设中,管理脱节,责任未落实到位,学科群建设障碍重重。要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加强学科群建设,除了要将责任落实到位外,还应该有创新的管理体制相配套。南京大学在校内创立“学科特区”,特区内形成充满活力和激励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特事特办,极大地刺激了“学科特区”内的学科建设,这种做法有其可取之处。在学科建设中,对有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采取非均衡政策,给足政策,给足经费,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取得大的成效。
4.重视软、硬件建设,切实创设以人为本的学科建设环境高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场所,在校园软件和硬件建设上,都要把人摆在重要位置上,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倡以人为本的立校方针,尊重人,爱护人,创设以人为本的环境。在硬件设施建设上,文科院校要努力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好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系统,为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同时,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熏陶,为学科建设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软件建设上,要以创新为主线,改革管理体制,健全制度,依法按章办事;建立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机制,创建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体制;要提倡学术自由,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倡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学术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创设以人为本的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冒 荣.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
[2] 王艳玉.学科建设与优势积累[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0,(4).
[3] 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4]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 马桂林.论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6]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
[7] 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
● 吴博达
学科专业的结构设置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不仅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由于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作用,将直接影响各学科自身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所形成的育人环境,必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缺乏整体思考和系统设计,专业面过窄,适应高科技发展的新专业过少,专业设置的全球战略性思索较差。适时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
一、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含义,一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12个学科门类中选择设置的若干学科专业;二是所设置的学科专业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范围(即专业口径);三是由课程及教学环境构成的学科专业内涵能否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
1、学科专业结构是与现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功能,要求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现行的学科专业结构所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覆盖面过窄的弊端,已无法使毕业生具备这种“适应性”。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必将面临市场经济的考验,如果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产销长期不对路,高校自身也就失去了继续生存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使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2、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是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21世纪将是高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最有可能成为新的“科学革命中心”;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将作为新的“技术革命中心”,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技术。同时,环境、能源、新材料、航天 技术、海洋技术等,将成为世界各国广为关注的领域。另外,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大量的新兴学科必然应运而生。仅就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来说,下世纪广为关注的几大领域及已经出现的众多新兴学科,有相当一部分目前还是空白。只有实施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及相应的配套改革,才能在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3、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高等学校实施的教育模式是以传授和储存知识为主,称之为应试教育或知识教育方式。学理工的不大懂文,学文的不大明白自然科学,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除了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束缚之外,学科专业结构的门类单一、专业覆盖面过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是产生这种基础素质较差状况的主要原因。培养基础素质较高、较为完整的人,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学科环境与氛围。 构建适宜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使学生在较为良好的氛围 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4、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是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为适应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的就业制度,高等学校必须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适当拓宽专业覆盖面,使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考与系统设计
为顺利实施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学校的正确定位。高等学校正确的自我定位,是顺利实施学科专业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定位既要尊重现实、实事求是,又要按发展的观点积极进取。综合性大学确实具有理想的学科环境,但由于我国国力的限制,除通过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合并或调整之外,现有的多科性大学试图仅靠自身的努力,在近期内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是不大可能的。只有客观地分析本校在国内及本地区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并依据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依此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调整规划,逐步扩展学科领域,才是可行的途径。
2、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一所学校的优势与特色,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奋斗才能形成。它是学校具有实力的主要标志,是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的主要贡献点,决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要处理好设置新学科与保持原有优势特色的关系问题。
3、认真分析新学科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但由于校情的不同,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有所取、有所舍的办法,才是既现实又有可能成功的途径。
4、适度把握学科专业覆盖面的宽与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有学科专业的覆盖面必须拓宽。如何打通同一门类各专业的基础课,适当增大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比重,开设若干反映现代科技的课程及相应的教学环节,是高校急需解决的普遍问题。
5、系统设计、分步实施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有长远观点,由远及近,远期、中期、近期规划统筹考虑,注重整体效益。其次,分析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清晰、点面结合、分步实施。不同的学科专业其内涵显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要重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尽可能构建合理的学科环境。
三、实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
1、更新教育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没有广大教工的积极参与,是无法顺利实施的。要使广大教工切实感到此项改革将决定学校的前途命运、与每个教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增强改革的紧迫感与自觉性,就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来统一教工的思想认识。
2、切实提高主体素质,适应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实施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内涵更新与知识结构完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之外,高校的管理人员也必须提高相应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提供必要物资条件,保证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需求与投入的尖锐矛盾,是任何准备实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高校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消极等待国家投入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唯一的出路只能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去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从而,保证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 杨 潮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培养优秀的学术群体,不仅要提高高层次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要健全与完善高校内部教授乃至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培养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实行管理机制的内容创新。高校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是学科带头人培养体系中的难点,本文拟结合高校内部改革现状,分析学科带头人队伍培养中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足,并对现行机制内容的创新进行探索与讨论。
一、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考核现状及机制创新
在目前高校高层次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队伍的考核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是如何建立与完善教授的聘后考核制度,即如何从机制上进行制度创新,保证与提高年轻教授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学术活力和学术动力,这事关整个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兴衰;在教授的聘后考核中,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岗和明确学科岗位职责与工作目标,保证学校和学科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成熟的过程。对青年教授本身来说,应把教授或“博导”看成是人生奋斗目标中的一个里程,而不是终点,无论在人格水准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应有一个不断充实、提高和创新的要求。而对于学校来讲,必须在管理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既要解决教授“博导”评聘后能否续优,继续保持教师晋升教授前的那种“登山效应”,防止出现“教授提升、博导评上,学术进取心滑坡、学术水平停滞”的现象,永保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岗,使教授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与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学校各项教学科研任务有效结合,从而通过严格考核,使学校分解下去的各项任务得到很好的落实与完成。 1998年度在全国高校启动的特聘教授制度以及在其导向下各高校纷纷实行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应该说是对教授聘后管理机制的创新迈出了第一步。10万年薪相对改善了应聘者的生活待遇,但特聘教授的最大吸引力,还在于其岗位的设计。先定事,后定人,高校是自主办学的实体,教授是自由职业者,通过聘任合同在两者间建立聘约关系。受聘者必须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但同时又具有学科领导人的权力和资源配置上较为充分的保障。这是一种严格按照岗位设计设置,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明确待遇和条件,严格任期考核的完整规范的聘任制模式。
浙江大学这两年实施的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制,对高层次教师的聘后管理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改革:1.将岗位等级分为9个等级,将岗位津贴分成基础津贴和业绩津贴二个部分,业绩津贴按教师完成的实际工作量发放,多贡献多得。而在基础津贴上拉开各个等级的级差,越到高层次岗位级差越大,这样使承担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领导责任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能拿到较高的待遇。2.学校在岗位职责制定中,要求学院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将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不同的岗位职责中去,强调各层次岗位必须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教师提出全面要求。对7~9级高层次岗位尤其明确其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责任,并鼓励学院实施团队设岗,以有利于学科梯队建设和确保重大科研任务的完成。3.在高层次岗位竞聘中,学校延续了高职评聘中的一系列有效经验,公开各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及岗位名额;公开应聘条件和每个应聘者的业绩材料;实行述职报告制,应聘者对照岗位目标与要求,承诺聘期内应履行的职责和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相应的岗位级别。4.在聘期内对照其承诺,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轮聘任的依据,院考聘委有权对不称职人员或失职行为作出扣发津贴、降聘或停聘的裁决。
岗位聘任的实施,给教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队伍的考核带来两个转变:1不仅使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有了不断竞争、不断激发学术活力和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有效机制,而且在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中对教授的个人素质、教学科研工作、社会工作,特别是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这样考核就不只是局限于对个人业绩和学术水平的衡量与评估,它能使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更好肩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使制定、修改学科发展规划,确定与拓展学科方向,培养与建设学科梯队等任务都能得到落实。另外还可防止出现学术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或 “唯学术倾向”。2.在这种聘任模式下,教授的工作业绩,学术水平,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目标和价值的实现,它已将个人的工作任务与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工作思路、工作目标紧密结合,通过中期和期满考核,使教师能看到近期工作的成就和与目标所产生的偏差,从而对长远目标充满信心并及时纠正这些偏差,学校总体目标也能通过任务的分解落实而得到有效实现。
二、高校学科带头人的激励机制创新
所谓激励,是指激励主体确定激励目标,选择激励内容,运用激励方法,刺激激励客体需要,使激励客体(高校教师)把外来刺激转化为自觉行为和责任感,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激励目标而努力,从而将组织激励目标变成个人进取目标的过程。就各高校而言,虽然具体的激励方法不同,但总的来讲都在尽最大努力激发并满足广大教师的合理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与成就感,以求得个体的成功与学校繁荣的统一。在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激励上,国家、省部、学校都在实行重奖、基金和典型激励上作了很大的投入。如近几年新设立的国家和省青年基金、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留学人员基 金,评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及“长江学者计划”中的特聘教授岗位等。应该说,现在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之大、激励手段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激励方法和作用上,考虑奖励级别和奖励类型较多,考虑目标激励和奖励的综合效益较少; 考虑外在的短期的激励较多,考虑内在的持久的激励效应较少。从奖励激励上看,考虑奖励措施较多,考虑奖励条件及条件实施的客观公正较少; 考虑学科带头人个体或典型激励较多,考虑学科群体和学术团队激励较少。因此,要进一步进行创新探索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学科建设目标实现的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内容主要有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被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对学科带头人来讲,高层次需要多于低层次需要,精神需要多于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多于生活需要,即追求更多的是事业的成功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激励内容上,更要注重精神激励的多样化和为其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创造条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推出多重台阶的递进培养方式,按学科梯队可分优秀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并将学术骨干与带头人分为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在工作上,对年轻学科带头人要委以重任,放手培养,给予较多的关注、理解、信任和支持,及时肯定其工作成绩并及时解决其产生的问题和困难;要充分听取他们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上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并提高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政策水平。努力创造并优化学术环境。如举行各种学术报告、讲座或沙龙,设立名家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学科带头人的先进事迹,突出教授的职业角色,使他们深感“授业者”、“示范者”、“带头人”、 “大师”的社会和学术地位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努力,使学科带头人增强搞好学科建设内在的持久的工作热情,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和学术水平,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在激励导向上,要注重建立一种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向心力和内聚力的管理机制和学术氛围,既要满足个体成长、成才需要,又要有利于学科群体和梯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因为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际关系,集体的智慧与团队攻关创新精神正是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完成的必要条件。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次设立优秀青年创新群体研究基金,鼓励学科团队作战,这使学科研究群体可以更好展示和发挥科研能力及学术潜力,从而有利于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
激励机制的创新,要体现在将目标激励与奖励激励的有效结合上,即将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分解细化为各个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及梯队成员的个体目标,用岗位目标责任制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与学校整体任务紧密结合,并把目标实现的结果同每个学科群体和学术带头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具体操作上要建立重实绩、重水平、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根据“效率优行,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浙江大学在实施岗位聘任制中,视岗位定基础津贴,岗位级数越高,津贴越高,级差也越大,充分向学科重点岗位和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倾斜。在坚持岗位责任制同时,仍然重贡献、重实绩,坚持原有业绩津贴制,按教师工作实绩算业绩津贴,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提供了平台。许多高校对引进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签订工作合同,在坚持考核和完成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实行高额年薪制,并单独制定安居乐业的优惠政策,如提供科研启动或配套经费,配备办公用房、工作助手,协助组建研究小组,安排好家属子女等等,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报酬的结合。
另外在实施教师岗位聘任时,应兼顾激励的公平性,岗位分层与收入级差的拉大,对高层次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各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可能会给学科之间或学科内部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涉及科研合力。因此要注重评聘过程中各环节工作的公正公平,注意聘任标准、条件,评聘程序以及聘任结果的公开化,防止出现由于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不公平,更要防止出现聘任与职务、职位挂钩而产生的不公。
综上所述,对高校学科带头人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一流学科带头人队伍,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 张喜梅 姜茂发 颜云辉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性建设,它是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点,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的关键。重点学科又是高等学校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是出高质量人才、高水平成果的基地,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办一流学校,上一流学科,抓好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抓好学科建设工作,我校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加深了理论认识,同时针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取一些有利措施。
一、认清当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的正式启动,使人们对学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深切感到,“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然而,学科建设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盲目求热。在学科建设中,我们认识到:不仅各学科要有自己的规划,学校也应有总的规划;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科总的发展方向,在给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总之,学科建设规划应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中盲目求新、求热的现象严重,纷纷增设新的、热门的学科专业,忽视了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脱离了本校的优势学科,建立起缺乏相关优势学科支撑的“势单力薄”的学科。这种做法显然对高校学科建设及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学科研究方向存在“老、同、活、散”的问题。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龙头,研究方向的确立是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将约束或带动学科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学科建设中,学科研究方向的问题主要是“老、同、活、散”。所 谓“老”,是指研究方向陈旧,与本学科领域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脱节,缺乏新意和前沿性。“同”是 指不同单位学科研究方向的内容互相雷同,缺乏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活”是指有的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这一研究方向的优势。“散”是指有些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地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
3. 忽视形成学科群体优势。各个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 是彼此孤立的。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不仅需要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打破障碍,进行交流与结合,而且需要不同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求在其结合点上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单打一”的水平上,而应按照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个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
4. 学科带头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在对基层学术组织的调研中,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没 有一流的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而学科带头人又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关键之关键。目前,我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出现比较严重的“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个别学科的梯队组成存在着临时拼凑现象,无稳定的梯队;②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学科梯队中缺少 40~50岁年龄段的骨干教师,造成了年龄结构“断 层”现象,不少学科无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急需补充中青年骨干教师。
二、明确原则,制定对策,抓好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制高点,高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的竞争。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队伍的建设,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引发了国内各高校在学科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方面的激烈竞争,为加快学科建设步伐,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实施对策。
1.完善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工作,我校成立了学科建设处,由年轻的教授担任处长,副校长直接主抓该处的工作。各学院也相应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学校与学院上下沟通互相配合的局面。
学科建设处负责统一制定、组织实施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对全校学科建设情况定期进行调查和分析,组织学科评估工作;召集有关单位就学科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定期检查计划和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结合学科建设的进程,提出学科点的建设规划,并组织落实规划的实施。同时发挥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基建处、财经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各职能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共同推进学科建设的工作。
2.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
我校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学校,为了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在认真调查分析学校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以保持已有学科特色,发挥已有的学科优势为基本原则,制定了以基础学科为依据,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博士点学科为骨干,发展交叉学科、高科技和现代工程学科,加强应用学科这一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进而确定了“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方针。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2004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和更新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大力发展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沈阳市支柱产业的新兴学科;鼓励学科交叉,加强学科群的建设。预计到2004年,我校学科建设的格局将形成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哲、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实现东北大学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把我校建成一所高水平的“国际化、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3.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培养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
学科建设处为了紧密配合校内体制改革,结合全校师资队伍的改革,为制定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改革方案,到各学院调研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情况,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改革作好基础工作。调研的结果显示,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的中坚和未来,是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队,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政策培养和选拔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校内外博士、硕士学位;在职务评审中, 按学科梯队需要设岗,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让优秀中青年脱颖而出;把思想素质好、业务强、组织能力 强的中青年教师推上教学、科研领导岗位;拨专款资助中青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设立专项基金,让中青年教师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学术组织任职,优先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合作科研、参加学术会议,安排好生活住房等,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4.加强学科建设经费投放力度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本着“学科建设是龙头, 队伍是核心,科研是关键,经济是基础,政策是保障”这一原则。目前重点学科的选择和建设说到底主要是经费投入问题,如果经费充裕,每个学科都可得到充分发展,就没有必要选择部分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了。在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向上,我们要本着贯彻“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着重办好代表学科前沿方向,体现学校特色,能为学校夺标,争取较大荣誉的一批重点学科及专业。对其实行重点倾斜、重点扶持。重点学科又是带头学科,它对其它学科,特别是相关学科又有关联诱导及辐射渗透效应,要将重点学科成功的经验向其它学科推广。因此,我们必须对有些学科给予相应的资金保证。重点投资的对象是:
(1)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学科;
(2)已有深厚的基础、较强的实力,并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的学科;
(3)能代表和反映学科主流方向,符合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学科;
(4)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
5.搞好现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
现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要加强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硬件建设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二部分
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重点和特色专业是一个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因此加强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集中探讨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意义、内容、必备的条件、申请和审批的一般程序和管理的方法等内容。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
● 王忠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明确提出了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经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要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各有关高等学校和主管部门极为重视,认真研究,结合贯彻《纲要》,落实全国高教会议精神,全面规划本校或本部门(省、市)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重点办好本部门(省、市)一、二所大学和重点学科的设想和措施,加快改革步伐,积极争取进入“211工程”。不少部门(省、市)增加了对高教的投资,不少学校出现了多年少见的“找差距、求优质、上水平、创一流”的生动局面,有效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喜人。
一、面向21世纪建设“两重”意义深远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是跨世纪的教育基础工程,将对提高教育水平具有深远意义。它的建设目标是用1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使其成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重大科技问题,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培养高质量高级专门人才的骨干力量。在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探索新的办学路子,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其中部分高校应建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力争到21世纪初有一大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教学科研条件有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力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其中若干所高等学校和部分重点学科点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和国际著名大学相媲美。同时,建设一批对本行业、本地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映行业、地区先进水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还要支持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又至关重要的新型交叉和空白薄弱学科。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基本形成覆盖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结构布局基本合理、水平较高的学科群体,以及一批处于国际前沿的重点学科点;并形成学校类型、地区分布大体合理,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具特色的一批示范带头学校。通过实施“211工程”,推动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
重点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重点建设的内容既有硬件,又有软件。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精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学领域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建设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明显增强科研实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科研成果上新台阶;要增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还要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国家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通过重点建设,抓好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上水平,保质量,促改革,出经验,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
二、水平是基础,投资是条件,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
为了达到建设目标,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要在具备一定前提条件的学校中进行遴选。其前提条件是办学思想端正,领导班子团结有力,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教学、生活等基本设施已经达标,本科教育水平较高;学校所在部门、地区有统筹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部委和地区,应根据国家行业和地区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支持的条件,在对本部门、本地区的高等教育作出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遴选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
遴选进行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原则是“水平是基础,投资是条件,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公平竞争,择优遴选”。要求各备选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教育科研水平较高;建设目标和内容要明确,能上水平、增效益;措施要落实,既要给政策,改善软件环境,也要增加投入,改善物质条件,尤其是经费投入应落实,这是进行重点建设的必要条件。当然,重点投资应用于提高水平和办学效益,要讲求实效。遴选过程要贯彻平等竞争原则,择优遴选。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遴选条件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条件;具备一定数量的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科研经费较多,成果显著,对国家建设贡献较大,办学效益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学校建设目标明确,建设经费比较落实。
重点建设的高校重点学科点,其选择原则是学科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具有持色和优势;有国内公认、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基础。 三、分期分批,滚动实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集资
重点建设将采取分期分批滚动实施的办法,成熟一批,进入一批,建设一批,验收一批。首先鼓励有条件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本行业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着力办好一、二所代表本行业、本地区先进水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同时提倡和支持中央、地方、企业集团与学校共建合办等方式。在此基础上,国家选择一批整体条件较好、建设资金落实、代表国家水平和布局合理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立项程序,陆续列人“211工程”。
实施这一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采取国家投资和多渠道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经费主要由各部门安排;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经费主要由各地方人民政府安排。有关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均要大力支持项目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增加、投入足够的资金。同时提倡与支持中央部门和地方共同投资建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吸收有关部门、企业、个人包括港澳台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的捐赠等多渠道集资。目前,多渠道集资的形势看好。《纲要》和《意见》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少主管部门和省(市)政府领导都极为重视,认真研究了本部门、本省(市)内要重点建设的备选高等学校,给政策、拨专款、定目标、下任务。有的省(市)和部门冲破了“部门所有制”的旧观念,确定共同建设基础好、水平高、对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的高等学校,以加快重点建设的进程,更好地为部门和地方的发展服务。也有一些有见识的企业集团、爱国人士、企业家,或与高校加强合作,或慷慨捐助支持高校的重点建设。还有不少学校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增强自身发展活力。这些充分说明多渠道集资进行重点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不仅能多方筹集到资金,还将有力推动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的改革,进而带动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值得大力提倡。
四、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抓住机遇,扎实前进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意义和如何建设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些学校重点建设的资金尚未完全落实,有的部门和学校困难较大;面对这些问题,是等待、观望,还是积极引导、真抓实干?我们认为,必须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把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工作启动起来。
首先要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一方面要继续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和中央战略决策的认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基础来抓,把教育投资看成是未来国家繁荣富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战略投资。重点建设高校的投资,要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年度计划中去,要争取设立专项,另一方面,有关高等学校要破除一切由国家包下来和政府统一起来的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从投资体制改革入手,推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带动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的运行机制。
其次要审时度势,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做好学校改革和发展规划。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任务和基础,选准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并根据可能争取到的支持条件,确定重点建设的内容和采取的措施、制订一个既积极又可行的规划是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有了一个好的规划和落实的措施,经过部门预审、预备立项、专家审核、批准立项等步骤,正式进人重点建设。
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宏观思考
● 张正义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学科建设又是发展高新技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依托。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重点学科的数量与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抓好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上质量、上水平有着特别紧迫的意义,也是实施“211工程”,迎接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了加快重点学科建设步伐,使重点学科尽快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几点看法。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截止本世纪末,要积极而有步骤地建设40个省重点学科(含重点实验室),力争有2至5个重点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通过建设,使这些重点学科担负起提高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任务,能够自主地持续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国家和地方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接受高等学校及其他方面的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深造,逐步建成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开放型、示范型的教学、科研先进基地;能够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工作条件等方面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到本世纪末,高校博士点力争发展到8至10个。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式发展,逐步审定增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有关高校可在本校硕士点中选定若干校级重点学科,积极加以扶植,为使其进入省重点学科行列创造条件。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重点建设的学科点要围绕上述任务,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我省与本校的实际条件,下定决心,排除困难,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好学科规划,不断拓展研究领域。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学科前沿状况,兼顾近期与远期,选准 本学科点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努力形成与发展各自的特色的优势,使其在同类学科中处于独此一家的领先地位。有关高校的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点,都要尽快修订“九五”建设实施规划和当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学科建设规划最好请国内有关专家审定。
2、抓好学科梯队建设。要特别重视后续学术带头人 的培养造就和梯队结构,整体素质的改善以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建设。要从55岁以下的优秀学术骨干中选拔学科带头人,积极扶植40岁左右的学术骨干。要打破系际、校际界限,把相邻和相关学科点上的学术骨干, 通过采取多种“介入”的方式,及时吸收到本学科上来开展合作研究,从而形成一个以本学科力量为主,其他学科积极配合、协同攻关的有机整体或科研实体,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团结合作,富有活力和创新开拓精神的新的学科梯队。为此,必须采取非常的行政措施和政策倾斜,该淘汰的淘汰,该调整的调整,该调入的调入,该破格提拔的破格提拔,不必固守定编定岗的限制,一切服从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
3、抓好教学、科研条件的基本建设和重点技术装备建设。要根据本学科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实际需要以及财力、物力可能,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及工作条件基础上,提出实验室建设或改造计划,并将基本设施建设纳入学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中,要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工作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精密贵重仪器和重大技术设备的进口或购置,要经过使用能力和效益的论证后,方可纳入学科建设范围。不能搞“大而全”或小而全。 学校要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注重实效。提倡跨学科、跨学校联合建设,实行共建、共管、共用。要抓紧配备一支 结构、层次合理,优化组合的技术人员、辅助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实验队伍。要注意给文科重点学科点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图书资料和技术装备,使其摆脱繁杂的事务和落后的手工操作。
4、抓好文献情报中心的建设。可采取由学科点提出建设计划,所在学校审定的办法进行。少数需要主管部门投资,跨学校统筹规划布局的文献情报中心,采取由本学科点所在学校牵头,与有关学校协商后申报,省教委会同有关方面论证审定后实施。在新的文献情报中心建成之前,现有图书馆、资料室要采取得力措施,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专项服务。
三、重点建设学科点的遴选原则和审批程序
签于我省高校的实际情况,省重点建设学科点原则上从符合条件的博士点和符合博士点基本要求的硕士点中限额申报、择优选定。对以某一个博士点或博士为主,几个相关的博士点或硕士点联合申报的学科点,若该学科点已基本形成一个联合的科研实体,且有落实的措施者,在选定时应优先考虑。重点建设学科的基本条件是:(1)学科发展方向意义重大,至少在一个研究领域或一个研究方向上,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2)有较高学术成就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至少有三名正教授和两名副教授,平均年龄不超过55岁;(3)教学、科研水平处予国内先进地位,至少承担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级奖励或多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4)本学科点的相邻和相关学科较强,至少要有一个硕士点或已具备硕士点基本要求;(5)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基础。
重点建设学科的审批程序应是:有关高校可按上述原则和要求,将填写好的《山西省教委重点学科、专业评审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论证报告》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录像材料(15分钟),以及有关附件一式五份,按规定时间报省教委高教处。《重点学科点建设发展规划论证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2)学术队伍;(3)人才培养规划;(4)科学研究;(5)条件建设和学术交流;(6)本学科点目前自我发展能力和预期目标。与高教处会商后,由省教委组织国内同行专家进行评审。省教委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初审意见,报请省政府批准公布。有关高校应及时与省教委签订《山西省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以作为正式立项的依据。目标责任书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目标(科研主攻方向和梯队组织形式);(2)分年度实施计划(当年主要任务、具体项目的内容与要求,阶段成果,经费使用计划,负责人);(3)具体措施。
四、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保障
重点学科点的建设,经费投入是硬指标,省教委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切实贯彻“重点学科重点建”的方针,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使用到重点学科建设上去。重点学科建设应采取省校投资为主,并争取多渠道支持,共同扶持的办法。要设立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不挤占正常教育事业经费,以加速重点学科建设。一个重点学科按3—5年初步建成,年均经费投入不少于40万元。重点学科点的经常性费用和一般性建设费用,在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事业费或其他费用中优先予以安排,要把省校2∶1的配套部分真正落到实处;重点学科点的重点建设项目费和科学研究费由省教委有关部门一次性解决或分期分批解决。各重点学科点也要积极承担有偿、有奖的科学研究任务,以增强自身活力。
五、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与检查
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实行省教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省教委负责对重点学科点实行对口管理,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具体工作由高教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制订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2)负责工作目标的论证、组织专家评审和经常性的评估检查。重点建设学科点的具体建设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学校负责。承担的科研项目按科研有关规定和办法进行管理。仪器设备的购置按有关办法进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起点很高的工作,学校应有一位(院)长以主要精力主持此事,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系(所)主要负责人具体实施。各校级领导要及时掌握重点学科点建设的进展动态,深入校、系及学科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积促进重点学科点建设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要加强重点学科点建设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岗位责任制度和评估验收制度。检查、评估的重点是重点学科建设及其教学、科研工作,以《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为准,全省二年一次评估,一年一次检查,经常性检查由学校负责,岗位责任制的检查由系部负责,省教委亦可以适当方式进行个别抽查。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做出较大贡献者,省教委要给予表彰奖励,并继续给予优先支持;对工作进展不大或较差者,要及时给予调整。
重点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苏 青
“211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我认为,在论证和实施“211 工程”规划工作中,重点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七条原则。
一、需求为牵引的原则。学科建设应该满足学校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所在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将衍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诞生,继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重点学科本身就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因而在建设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因此,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存在前提和发展动力。
二、突出特色的原则。一般来说,学科建设和重点应是那些体现本校特色的传统学科、并通过重点建设来强化这种优势。对于行业性很强的高校而言,强调突出学科的特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瞻前的原则。学科建设应面向21世纪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遵循各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应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但又不能固步自封,死守传统的优势,而应瞄准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前沿,不断开辟新方向,创造新理论,在创新中保持优势。
四、择优、竟争、滚动的原则。拟重点建设的学科不能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钦定”暂定重点建设的学科也不能“一定保终身”。拟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眼于那些学科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学术梯队整齐、构成合理,教学和科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科,并通过“学科自我申报,专家和职能部门组织考察,申报学科竞争答辩和专家评审”的程序来确定。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应是“暂定一批,后备一批,相对确定,竞争滚动”。重点建设的学科和一般建设的学科互为相对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互为转换角色,从而活化了学科建设的机制。
五、重点建设的原则。由于受资金和学科自身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每个历史阶段,高校都应根据各学科自身的基础条件、发展前景和社会需要等情况,集中抓好若干个学科的建设,而不能搞平均主义。重点建设是实施“211工程”最重要的原则,这就要求对拟重点建设的学科,在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予以倾斜,给予重要支持。 六、国家、学校和学科点三家抬的原则。在实施“211工程”时,重点学科的建设不能依赖于国家或学校,不能有“坐等、坐要、坐靠”的思想。重点建设体现在“国家重点投入,学校重点支持、学科自身努力和建设”三个方面,而不是国家或学校单方面的行为。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科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活力。 七、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抓住了师资队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这个根本,才能把学科建设真正做好。因此,学科建设必须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促进学科的发展。
当然,从我国教育发展全局的利益出发,以上七条原则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需求为牵引的原则”和“重点建设的原则。”在国家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学科的确定和布点都应以满足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急需为前提,通过集中资金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使其带动一大批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继而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更好的效益。这些也正是实施“211工程”所应体现的基本精神。
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 吴志信 廖湘阳
一、趋势:学科发展的综合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是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辩证统一中趋向整体化,自然科学开始成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有机整体,综合趋势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学科间在多个层次上交叉,并分别以特定的交叉模式综合发展。特定学科为了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展,为了取得突破性成就,其发展和建设势必要遵循这一综合化趋势。国家教委《关于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重点学科应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既要能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要能完成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为了很好地履行任务和实现目的,重点学科的建设理所当然地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无论是重点学科的遴选,还是重点学科的建设,都不得不考虑现代科学的交叉综合发展规律。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揭示各种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也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一事实,既决定了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也为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学科的综合化建设既可以加深对某一现象的认识,也可以形成抽象程度更高的学科分支,如系统论。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这一朝流,动摇了传统学科既定的发展轨迹和传统学科结构。所以说,学科的综合化发展这股洪流对于敏感者来说是动力,而对于迟钝者来说,则是灾难。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许多高校都强调学科综合化建设,强调学科群的形成。
总之,顺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主动调整研究方向协调形成相互支撑、有机结合的学科群体业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建设重点学科的,也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要求: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网络化
重点学科建设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途径很多,可以是移植组合,即某一学科有计划地有选择地引进、移植另一学科的特定思维方法、概念体系,从而获得继续演化成研究的手段;也可以是交叉副合,即不同学科交副形成新研究方向,从而获学科的新生命;还可以是多元综合,即不同学科构建有层次的学科群网络,联合作战,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攻关势力,综合考察这几种途径,不难发现,其关键是全方位的相互接纳,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综合、协调,即智能互补。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繁荣所繁衍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从系统论层次组织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科技人才协同攻关。承担起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学科要想取得长足进展,其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必须网络化,并呈现互补、同化、顺应的良好功能。 但是,根据独特的理智任务,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难以再接受新的模式。实际上,如果不能形成与其从事的学科相适宜的研究风格,也是难以进入其学科研究圈的,更谈不上取得成就。但这一旦形成,就又可能带有惰性,制约着研究者对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他分支的主动接触,这又从更大的范围内阻碍研究者取得创造性成就,在学科综合化发展的潮流中更是如此。所以,一方面是“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对既成事物现状进行单纯的描述和孤立的考察,而是开始综合地研究他们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产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是,在科学的交叉地带进行查勘和开垦工作,“只能由这样的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的专家,但每人对他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大家都习惯于共同工作,互相熟悉对方的思想习惯,并能在同事们还没有以完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新想法时,就理解这种想法的含义”。在我国,由于科研队伍存在一个年龄断层,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大多是高龄的老一辈专家。他们对重点学科的建设作出过也必将继续作出重大贡献,但不用讳言,由于年龄的影响,其对新内容的接受能力有所减弱。在学科梯队嫡亲繁殖和人才培养过早过窄专业化导致的狭隘性的酵化下,其消极影响呈指数增长,严重威胁着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遏制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兴盛。解决的方法就是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的知识能结构网络化,这既指整个学术梯队个体之间的智能结构网络化,也指研究个体自身的智能结构网络化。
三、途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通才。学科这种学术组织方式使得高等教育表现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所不太具有的超越时间和空间国际性的往年特点,从牛曼的《大学观》,至费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再到克尔的《大学的功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跨学科研究、选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跨学科意识越来越明朗,这就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而且,相对来说,第二条途径更有效,也更重要。何以见得呢?
一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指向的是个体的智能结构网络化,是指向研究主体内部的,而引进人才只能从外部优化智能结构。
二是研究生虽然学习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概念体系,但其学习始终是在研究本科学科某一上体问题中的活学活用,也就是说,跨学科教育能从根本上保证两种体系之间的积极作用,避免僵硬的机构式拼凑。而引进其他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将长期存在一个互相协同的问题。
三是这种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形成新的研究方向,从而丰富原有学科的研究领域,也能保证研究生一入门就能围绕一个明确的、有前途的研究方向而努力不懈,预防跟着导师亦步亦趋现象的发生。拔高一点说,这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人才的浪费。
四是导师受益匪浅。要跨学科地培养研究生,作为导师,他总得对所选修学科有所涉猎,在此过程中,自觉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就会逐步萌发,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也逐步趋于优化。
虽然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指望培养出象苏格拉底、培根一样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但不管怎样,培养出奥本海默之类的帅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应有突出的成果,而且对本学科应有整体的了解,对相邻学科也应有所了解。未来的科研主力军更应如此。所以,为适应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之必需,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乃是明智之举。学科的综合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的新要求,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又能服务于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综合化、跨学科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从发展规律来说是综合化,从推动发展的源泉来说则是跨学科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的。也正是基于此,两者才得以围绕科研这个轴心形成相互协同、相互推进的动态关系。 四、关键:思维方法的整合
“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科学发展的突破,往往依赖于科学研究主体思维方式的突破。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智能结构网络化过程中,思维方法的整合占据着核心地位。思维方法的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建立在对研究对象予以跨学科分析的有机优化综合的基础上。
简单地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体系,虽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推动某一学科的繁荣,但这大多是昙花一现。机械套用是根本无助于特定学科的基础研究的,也就难以取得创造性成就。真正能起作用的是思维方法。如果能将特定学科的独特思维方法融进自己日渐成熟、定型的思维风格之中去,将终生受益无穷。两种或多种学科的特定思维方法的有机融合,将使个体的思维风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随场景即不同的研究课题而采取不同的思维模式或复合思维模式,从而极有可能在学嵊间的某一交合点上取得创造性成就。
思维方法的整合只能在融洽的探究氛围中形成。研究生首先应当紧密围绕所学学科的某一个问题(常常是跨学科问题)而积累知识经验,逐步掌握本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与之相随的是,研究生必须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并自觉地用所学学科的特定研究方法这条红线将其他学科的特定研究方法串联起来,而且使其他学科的特定研究方法也有机联系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思维方法的整合。
重点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 李 兰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初着手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试点工作,并于次年评选出416个反映我国高等学校最高水平的重点学科点。
1995年,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决定实施“211工程”。其中,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的核心,是体现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此,原国家教委加强了300个左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今天,我国的高校已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博士生,这标志着“本世纪末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国内”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事实表明,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实施“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的方针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以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评审标准的高度化、学科选择的应时化、带头人员的梯队化、建设方式的社会化、学科发展的层次化。
一、更新提高重点学科的评审标准,实行淘汰机制
1988年评选出第一批重点学科以后,至今重点学科的选点和专业设置几乎没有变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所限,应该承认,当时的起点是比较低的,对重点学科评审的标准不高,选点布局也不尽科学合理。加之这十几年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年以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势所趋,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提高重点学科的评审标准,改进重点学科的选点与设置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的更替、经费的耗尽,加之观念的滞后和科研能力的衰退,个别重点学科已风光不在,早就沦为二、三流水平,因此必须予以清除。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都已清楚地表明,要想保持优势,就必须竞争,就要有优胜劣汰。否则,那些争到重点学科,得到建设资金之后,就万事大吉、不思进取的现象就难以根除。实行淘汰机制,像足球联赛那样,设定几个“降组”与“晋级”的指标,让大家有危机感,才能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改变某些学校重申报、争点的外部攻关,轻具体、严密的内部建设。
二、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完善梯队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点学科原有的学科带头人绝大部分都已到了退休年龄,研究方向和学科队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缺乏培养年轻学科带头人的意识,有的重点学科出现学科带头人的断层,有的虽然有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年轻学科带头人,但仍缺少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年轻学科带头人。
重点学科建设要达到一流水平,既要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又要保证学科带头人的顺利交替。在立足本学科自己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校领导更要有前瞻性、开放性,要面向全国、全世界挑选一流的年轻学科带头人,国内一流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选聘,世界一流人才到国际上去招聘。保持一流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平稳过渡,就能保持制定一流学科目标和实现目标计划与行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就能保持建设一流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和超前性。稳固的一流水平学科带头人,能够持续组织趋于学科前沿而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活动;能够聚集高水平的人才,稳定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也才能够保证学科梯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学科专业上有极深的造诣,而且也善于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有效地管理、协调、带动好整个学科。
学科队伍是具体承担学科建设任务的重要力量,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在拥有稳定的一流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同时,完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建设也是极为关键的。学科建设既要注重经费的投入,更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氛围。学科梯队可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如,择优选留毕业的博士、硕士,鼓励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从国外吸引优秀人才来建立结构合理,富有献身精神的学术梯队。
三、密切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与其相关的新产业,如信息技术、信息材料、信息设备、信息服务和生物、医药工程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学科建设理应与其同步,直至超前。否则,我们将在新一轮的世界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并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重点学科建设必须要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与世界同步。我校就是在率先重点建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抓住上海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契机,重点扶植和发展了桥梁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环境工程、海洋地质、汽车设计、工业自动化等学科,许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上海和浦东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在世纪之交,为参与绘制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我校又迅速将学科建设重点覆盖到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医学等领域,以保持重点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
此外,重点学科建设还应大力推动重点学科与名牌企业的横向联系,改变封闭、自我循环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为社会服务,从而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这样,不仅能够使成果迅速推广,形成效益,同时又能够完成自我积累,拓宽学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学科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四、创造重点学科的标志性成果,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学科水平高,有特色。重点学科的建设就是要有明显的超前性,它不仅要赶在技术和生产之前,更要在理论的深度上和广度上有所创新。要有前瞻性,更要敢为人先。尽快拿出几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标志性成果,冒几个泡泡,为我国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跨世纪行动吹响进军的号角。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在高水平学科相对齐全的基础上追求特色,努力将部分学科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甚至赶超一流水平。要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推动产生一批具有显示度的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以形成21世纪新的学科增长点,迅速占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
五、强化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已难以揭示错综复杂的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因此就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才能认识规律、解决问题。有些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对某一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但对与重点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或交叉学科却无暇顾及,造成学科发展缓慢,发展方向分散,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狭窄,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辐射作用,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与相关学科共同协作攻关,建设有特色的学科群,开发高新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重点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与延伸,带动相关学科,使其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发展,从而形成学科覆盖面较广、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群体。
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 陆思东 曹 健
本文从重点学科内部建设角度探讨持续发展问题,不涉及影响学科建设的外部大环境。取得重点学科地位后,要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创新目标、规划,善于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必须科学合理地实行项目、经费、人员、仪器、设备的分配,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谋求最大的产出,讲究科学研究的高效率;必须既从业务上又从思想道德上建设一支团结合作、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学术队伍。
在实际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些重点学科的兴衰变化,其中缘由令人深思。在面向21世纪,世界即将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不断地向重点学科提出出精品的要求。作为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体系,即学科建设也内在地要求该领域要不断有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增添新知识,这是学科建设生命活力之所在。因此,探讨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强从理论上指导学科建设不无裨益。
所谓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指该学科在时间上不断为该学科领域增添新的知识和新的成果,空间上适应学科发展综合趋势,以该学科为基础,汲取其它学科新的知识成果,不断充实内涵。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表征,是该学科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
一、确立科学的创新目标体系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的历史与未来》一文中指出:“科学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新。有新的发现,对已有的知识按新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创造新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方法,或者开发科学知识新的应用”。又说:“科学有无止境的前沿,世界没有穷极的真理,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科学创新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知识所束缚,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探求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开拓知识新的应用”。这些话是很有见地的。重点学科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理应充满科学的创新精神,唯其如此,重点学科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重点学科是从一般学科中经过组织评估筛选出来的,并且与一定的经费支持相挂钩。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往往注重的是每年的经费投入。有这样一个例子:两个同时较早确定为省级重点的学科,一个在取得重点学科资助后,统筹规划整个学科各方向上的发展;一个在拿到资助后,就现有研究方向把经费划分了。若干年下来后,两个学科发展的命运截然不同:一个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成了博士点;一个则人才凋零、学科萎缩,受到黄牌警告。这个例子告诉人们,确立重点学科的地位,给予经费支持,不仅是一种荣誉,经费资助也不只是对已有学科建设成绩的奖励,更主要的是对该学科的科学研究创新的支持、指导思想要定在科学研究的创新上。
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确定主攻方向。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重点学科建设首先要对该学科研究领域已经达到的水平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避免学术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同时要汲取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丰富自己。科学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历史的积累和发展,创新是建立在继承基础之上的。有些重点学科把创新的指导思想具体化、量化为各种指标,要求各个方向上的研究人员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文章,并与精神、物质上的奖励挂钩。要求一年之中外出参加若干次学术研讨会议;几年之内争取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在本校召开;一年安排多少同行著名专家来本学科进行学术交流;规划多长时间内由硕士点升为博士点等等,把创新目标变成了具体、实在的过程。这些恐怕都是不足取的。
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科学发展到今天,一方面沿着本学科的结构进一步分化和深入,另一方面向着综合和系统的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复合,科学应用的需求旺盛,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地在整合过程中加强,这就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许多既有重点学科,又建有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就证明了这一点。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实验室提供了科学基础理论的支持,重点实验室不仅为科学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条件,而且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得到了同步发展。还有一些重点学科建设抓住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组织队伍攻关,既拓展了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为本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知识成果,同时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发展,如物理、化学的重点学科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数学重点学科为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重点学科不是关门建设,只有在开放的系统中才能不断发展自身。
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学科能不能发展,关键在人,在于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由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原因,使得不少高校人才匮乏,或者留不住人才。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领导者、学科建设带头人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其次 要有一个与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规划,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科学研究上 的创新活动,决定因素是人员的素质与训练。对于目前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互相“挖墙脚”的做法,我们的态度是否定的。正常的人员流动是需要的,但那种为了上某个学科点,不惜代价挖人的做法,其实结果并不好。从国家全局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并未增加,力量并未增强,另一方面,即使引进的人才到位了,可能某单位某一学科的研究力量增强了,但这只是一时的,因为一个学科的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仅靠个别人所能完成的,现在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对一个学科 “连锅端”整体引进的地步,引进的条件也加码了。其实,这种引进人才的做法对整个科研队伍建设将带来不良的影响。真正解决问 题的做法是立足于本单位,培养人才。象有的重点学科开展的“博士、博士后工程”,有的 送到国外,或者送到国内名牌大学选择名家为导师进修、访学,共同研究。还有的从优秀 应届本科生中选留,动员报考本校或外校研究生,这些做法看上去慢了,实际上却使学科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当然,强调人才的自身培养,并不是否定人才的引进, 对于一些紧缺的学科还是要坚持引进人才的原则。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
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实验室、仪器、图书资料、经费等,离开了物质条件也谈不上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经费的投入是实现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投向科研的经费会逐步增加,但与科学事业发展需要相比又是不足的。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发展,是由“科学的概念状态和个人的创造性所决定的”,它遵循自己的规律,知识的增长与财富的增长不是成正比关系。现实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同样额度资助的重点学科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根本的区别在于经费的使用方向。
把确立创新目标体系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由科学研究创新的本质所决定的。科学的价值就是发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和不能被人类改变的“客观规律”,它既是科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没有创新目标,或者创新目标不明确,是谈不上持续发展的。这个创新目标体系应该包括研究方向,即释什么疑,谁去做。与此相适应、相配套的,教育管理部门对重点学科检查验收的评估体系,也应突出创新的能力这个主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坚持在活跃学术氛围上增加投入。学术氛围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却非常大。它可以于无形中催人奋进,活跃思想,不断追求探讨新的事物、新的知识,而这种无形的学术氛围,又要实实在在地去建设。有的重点学科在拿到资助后,首先想到的是装横门面,大量购置仪器设备,装修实验室,当然有些是必要的,但这不是主要的。正如将重点学科经费当作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取,这些都不足取。有限的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要使用在推动本学科发展,改善薄弱环节上。对待仪器设备,不求自己都有,只求别人没有、而自己急需的才添置,力戒小而全。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至关紧要的,要保障在图书资料、计算机网络上的投入。
古代的科学研究只局限于统治阶级对哲学和科学的兴趣,那是小范围和小规模的。而进入近现代,特别是对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刻,科学研究的创新已经是一种知识的生产。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不仅是出于探索自然社会奥秘的兴趣,而且也将其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讲知识生产就必须有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工具。知识生产的工具是仪器设备,对象是科研课题。生产者本人就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因此,经费投向哪里效率最高呢?应该是项目即课题,这可以说是整个科研活动的关键。围绕项目投入是最经济的,围绕项目的争取和完成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围绕项目锻炼和培养队伍,恰当地使用经费,实现队伍、课题、仪器设备科学地互动,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重视学科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社会人。科学是无国界的,而人是有祖国的。科学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成果的专利权是发明者、发现者个人的。科学的发展、发明依赖于个人的智慧甚至天赋,但又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和支持。知识的生产、创新到了现代,不可能单凭个人能力去解决一切问题。科学研究的继续,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科学的真谛就在于求真,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这就需要科学工作者具备正直高尚的品质。一句话,重点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保证。目前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普遍存在轻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倾向。重才轻德,以致于出现了个别人剽窃他人的成果,搞学术上的假冒伪劣。还有的“内耗”严重,削弱了整体科研力量。有的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一旦取得些成果,就伸手要名要利,固步自封。我们还发现有的人不能取得学术上的更大成就,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他的胸襟、志向、毅力、精神境界的低层次,达不到学术上的高水平。当然,应该承认思想道德条件不直接产生智力能力,但是它提供了发挥智力能力和履行责任的条件。对学生而言,还有一个为人师表的作用。
西方科学哲学家、历史主义学派学者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而作为知识生产劳动的科学,不但具有认识活动的一面,而且还有社会活动的一面,其中包括学派之间的影响,科学家本人的品质、性格、个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品、人品。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 ①合作共事的精神。因为科学知识的生产是一种集体劳动。现代社会经济所提出的科学难题,也越来越依赖于相互协作攻关才能解决。在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各成员的积极性才能得以调动和充分发挥。凡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重点学科,内部建设一般上不去,甚至倒退。②诚实的品格。科学的价值就在于求真,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需要老老实实地去做,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武断、不附和,只服从真理。可是目前一些学术队伍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气氛,有的论文东拼西凑,用几篇论文搪塞过去一个课题。也有的跟着风向搞课题研究,广种薄收,缺少深度,被人讥讽为“万能教授”。个别人的弄虚作假更为科学界所不齿。做学问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要从体制、制度上扫除学术队伍中的浮躁之气。③奖掖提携后学。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重点学科都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建设积累的结果,只有不断地关心培养年青人成长,学科建设才能得以延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缺乏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的抱怨,但细细一想,我们在奖掖提携后学上做了多少工作呢?说得严重一点,有的还是封建意识,30年“媳妇熬成婆”,看看发表论文时联合署名你就会明白,挂头牌的绝大多数是导师。长此以往,年青人在这个学科就呆不下去了。
学科带头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的负责人,没有职级,但在学科建设中又居于一个管理、协调、组织的地位,对学科建设的作用非常大。一个学术造诣深,品行端正,深孚众望的学科带头人一定会带出一支好的学术队伍。反之,有的重点学科垮就垮在带头人手里。从实践中看,学科带头人首先要有乐于奉献、甘心牺牲的精神,在处理学科建设的公共事务中毕竟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个人学术上的研究。其次胸襟要特别宽阔,气度要大,能容人之短,扬人之长,谦以待人,严于律己。如果说公共行政事务管理者还受到本单位本部门利益驱使的话,学科带头人则只服从科学研究的事实,只服从真理。凡是学术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都要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给予保护。满怀喜悦地看待年轻人的成长,绝不能嫉贤妒能。在对待本专业与其它专业方向的发展上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决不能偏心。要有一个民主的作风,遇事大家商量,身体力行地执行集体作出的决定。第三,要有全局观念。竭力争取创造学科建设的良好外部条件,筹集经费,引进人才,宣传扩大本学科的知名度。
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初探
● 郭必裕
学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高校的学科建设是指高校面对发展和传授科学知识,培养高质量人才而进行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科学研究、硕士点博士点设置、资源配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1987年,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教委决定从全国199所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的1501个博士学科点中,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自重点学科点颁布以后,各校对学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普遍认识到学科建设对高校事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由于我国各高校发展的不平衡,正如能够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在我国1000多所高校中毕竟是少数一样,自身学科能进入“国家队”的也只是凤毛麟角。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学科建设,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确定并注重发扬自身特色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为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与风格”。任何高校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学科特色[1]。要使特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在“人无我有”的同时努力做到“人有我新”。要善于解剖自己、正视自己,遴选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学科。
一、特色学科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国家之所以在博士点中评选重点学科点,是由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决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的任务是能够自主地持续培养与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能够解决四化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并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接受高等学校及其他方面的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及深造,建成开放型的教学、科研先进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必须从师资力量雄厚,资金来源多,科研条件好的博士硕士学科点中评选。这些学科点体现了我国学科建设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才能使重点学科在短期内成为在国内达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点。我国在50年代初,依照前苏联的专才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专业面狭窄的高校与研究院分立的局面,高校的中心任务是育人,科技研究由研究院进行,国家对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只按教学的需要配制。由此,高校的科研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而由于研究院基本不承担培养人才的功能,其编制相对稳定,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科梯队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也不利于学科的辐射。尽管从60年代初建设重点高校到80年代末建设重点学科,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教育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变,但学科建设始终很不成熟。很多高校科研处于自发状态,尚没有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主攻方向,以争取到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主要目标的、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科研的氛围。科研方向多样化,课题小型化,科研经费平均化。须知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不从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举办特色学科着手,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进行重点建设,是很难使自身学科较快跻身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中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科技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我们现有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以“专才”为主,知识面狭窄,在掌握高科技的手段和方法上跟不上时代发展,且不能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通才”的需要的缺陷日益暴露,促使高校按系统化、现代化和综合化方向调整专业方向。而在调整和发展学校专业过程中,一些高校热衷于上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及应用、化学工程、法律等热门专业,却忽视发展原有的特色学科的优势。这样虽然花大力气进行了专业建设,也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由于专业建设失策,使实验设备投入、人才引进等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学科建设的合力。从学科建设整体看,学科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科成为一流学科。但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可能同步发展,必须划分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先使重点建设学科搞上去,通过示范、辐射等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发展。对于一个高校来讲,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平衡,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科同时成为省级、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确定短期和长期学科建设目标,学科等级目标,集中力量才能使自身和学科特色显示出活力。学科建设开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大批热心科研、有学术基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即要有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头羊的学科梯队。而目前在学科梯队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由于学校评聘职称壁垒森严,论资排辈倾向比较严重的现象,使青年教科人员难以拔尖。尽管近年来有些学校破格提升了一些出类拔萃的青年教师担任副教授、教授,但从整体上看,数量上还太少。学科梯队建设的年龄结构老化,断层,这种现象在传统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尤为突出。要使传统学科得以延伸和发展成为优势特色学科,这些学科内居于学科带头人地位的老教科人员,必须设法将有能力的年青人组织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来,让他们得到实践锻炼,以便尽早取得一定科研成果,从而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种前辈提携后辈的发展态势,必然会使学校工作出现生机勃勃的兴旺局面,增强特色学科的竞争力。国际国内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是由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学校在确定自己在国内所处的坐标位置时,如过于追求上热门学科,忽视搜集、掌握全国同类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人员建设,学术发展的现状,动态和趋势等情报,并与自己加以比较,就不能知己知彼,更谈不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主攻方向。因为在确定学科建设目标、研究方向、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仪器设备添置、学科建设规划时,缺少科学的依据,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科建设对于高校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就学科建设的内涵来讲,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所以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统筹规划,选准目标,抓住重点,并检查和评估学科建设。
二、特色学科的建设措施。特色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科研方向的确定;学术交流和不同学位层次的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条件的建设。特色学科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国内外、某地区或某行业),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明显特色的学科。
1、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是形成和保持学科特色的重点。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老化严重更为突出。据全国大多数院校的统计,教授的平均年龄在60岁,副教授的平均年龄约在 50岁以上,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大约半数是“超期服役”。据上海1988年的统计,博士生导师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60%以上,有的学校为了保持博士点的存在,博士生导师已经七、八十岁还在工作。对于各高校来说,由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退休,很可能造成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滑波。特色学科多属传统学科,学科建设历史较长,人员队伍老化现象更为突出。因此,迅速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提高青年师资队伍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有识元老就此提出许多有见地的意见[2]。首先,政治上要关心。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集体的头,他不仅在学术上带领这个集体攀登,而且他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精神风范也在影响周围的人,他应当以身立教,成为学术群体的楷模。因此,培养和选拔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要引导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要注意跟踪调查分析教师从教以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轨迹,选拔优秀的尖子人才作为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苗子,创造条件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舞台”。例如设立青年科学基金,让青年教师参加大型课题的课题组;倡导老教授、老科学家的人梯精神;为青年教师论文、论著发表,国际国内学术研讨提供条件。在青年教师中形成一种催人奋进,你追我赶的学术气氛,使特色学科后继有人。
2、根据学科发展规律,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是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的基础。学科的发展规律是纵向不断细致深化,横向不断交叉与渗透,学科建设也同样按这两个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有单科性的如纺织学院、机械学院,也有多科性的如工学院、大学等。随着学科横向发展的加快,学科纵向发展日益依赖于横向学科的支撑。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立新学科,而现代科学的新兴学科往往带有“混血儿”特征,这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利用各自学科的独特的理论和手段,集中智慧形成的结晶。为了使传统学科不断延伸发展,高校的学科内涵日益增多,给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汽车工业被确定为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以纺织为传统学科的南通工学院,在确定纺织学科发展目标时可与汽车工业配套作为纺织学科建设的方向。因为,汽车上的窗帘、保险带、靠背椅布套、汽车外用防护罩等都是纺织品,其阻燃、卫生、装饰、防雨等功能性强,要求高,对汽车的安全、舒适、装饰、防护及改善汽车内部环境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汽车用纺织品就可能成为纺织学科建设的新的生长点。确定学科的发展目标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以学位为标准,可分学士、硕士、博士,这样,除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外,无硕(博)士点院校应向有硕(博)士点方向发展,有硕(博)士点院校应向国际一流院校方向发展;以学科建设的重点层次可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部级重点学科,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只有确定了特色学科的发展目标,才可能根据学位点目标和学科重点层次目标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为确保目标实现,在制定措施时,还要在注重分析自身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信息调研,充分重视搜集、掌握国内外同类学科发展的现状、动态的发展趋势。由于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应该说是一致的,所以在给自己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定位时,国内外同行在学校的专业沿革和学科建设的沿革是值得借鉴的。例如浙江丝绸工学院在制定“八五”计划与十年规划时,认真解剖自己,认为虽然学校规模小,师资队伍、研究设备都比较薄弱,但学科比较齐全;每个学科实力皆不够雄厚,但他们仍具有优势。首先该校的行业服务对象十分明确,在国内已成为该领域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开发队伍,如真丝加工科研领域,在淬茧、烘茧、煮茧。缫丝设备研制及缫丝方法比较,丝厂环保,新型质丝开发等方面他们担过一些重要的课题;又如微电子技术领域,在丝绸领域内他们承担过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在丝绸科研史研究与丝绸部门研究方面,该校在国内也很突出。他们的目标是近几年围绕正在进行的一些重大课题,逐步把传统学科建成为富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优势学科,使这些学科由“校”队成为“省”队,并逐步向“国家”队努力。又如,该校的丝绸工程系在谋求自身发展,开辟“延伸学科”和“新建学科”时,为在保持其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努力发展和加强与新兴学科的相互渗透,克服学科老化、衰退的趋势,在分析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差距的“制丝”、“织造”学科内涵发展方向上,对比分析与该院学科、历史相似的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学部和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的专业沿革和学科建设,提出以丝绸为特色,纤维为中心,向高分子学科和材料学科发展,现已成为该系特色学科建设的生长点。
3、以二级学科(即专业)建设作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是形成特色学科的有效措施。目前授予学位的学科,分为十一大门类,64个一级学科,625个二级学科。高校的专业配置大体上相当于二级学科,所以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特色学科主要是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建设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学科建设所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确定院、系专业的学科的宽度问题,即学校根据学科群体划分的院系部结构,专业设置。确定这个问题既要考虑与国家教育层次对口径,还要从自己的培养目标,即现在和将来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及学位目标来具体研究,才能有利于自身特色的形成。例如,早在80年代初期,山东矿业学院就确定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并以发展理科,突破单一工科专业的办学模式为核心,根据国际、国内计算机和科学发展的趋势,从80年代初期即着手筹建计算机软件专业,并采取了同复旦大学数学系联办专业的办法,请复旦大学的专家教授为该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高难度课程,大多数青年教师自始至终参加听课。这样做,不但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青年教师。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机应用”两个理科硕士授权点正式开始招生,从而使该校拥有2个理科7个工科、理工并存的硕士学位点。该校还确定其中的5个为院重点学科,争取3个左右具有特色的学科为省级部级学科,学校在人员定编、实验室投资、科研项目争取等方面向重点学科倾斜。通过抓好重点学科,推动了全院学科建设。几年来,该院专业课青年教师已有80%以上获硕士学位,师资培养已由硕士转向了博士。近几年,每年都要培养10名以上的定向博士生。科研方面,该校以获准的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龙头,在矿压、特采计算机应用等学科方面形成了特色与优势,一批科研课题处于国内学术研究前沿。
4、确定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合力,是形成和保持特色学科的关键。学科建设,是以相应系、专业为基础的全校任务,为使学科有特色,必须确定建设的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即学术研究方向,是指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国内同行相比有独自的特色,处于国内领先的研究领域,而且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相对稳定。要把全校有关力量、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切忌分散。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确定基本上有两个不同的途径,一是在长期的学科发展中自己形成的,一般来说与国内外同行相比该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并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学位制度建设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高校的高层次学位授予的学科往往就是该校的特色学科。二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的需要而提出的。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发展方向,一般是以某一跨学科的课题为支撑,通过不同学科梯队成员转轨、并轨,集中力量强化,形成规划而形成。例如大连铁道学院的锻压专业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学科,1986年承担了“软铝连续挤压新工艺设备研究”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在这一主攻方向下,他们一方面不断调整自己的人员组成,专业结构,一方面不断探索这一领域的新规律,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课题,进而又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不但改善了办学条件,也使学术水平跃入国内外领先行列,形成了以“金属塑性加工”为特色的学科方向,使老学科焕发了青春,现已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一跃成为该院的特色学科。
5、发挥现有学科优势,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是形成特色学科的“捷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兴起,越来越需要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协作。因此,充分发挥现有各学科的优势,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是形成学科特色优势的有效途径。例如,清华大学1984年恢复并创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早在1958年,科学院不仅建立了阵容强大的生物物理研究所,而且在一批重点大学如北大、复旦、科大等也建立了生物物理教研室。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和分析,清华大学有关人员认为起步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没有自身的特点,那样的话即使努力奋斗十年、二十年,也只能达到二流水平。因此,他们在充分了解国际发展动向,认真调查国内各重点单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心另辟蹊径,充分发挥他们的理工结合的优势,设法将近代物理学和近代工程学与生物学相互渗透和结合,特别突出从分子水平进行近代生物学的研究。他们选择了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反映本学科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基础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的“膜生物物理及膜生物工程”作为他们重点科研方向,集中精兵强将,选用多种近代物理方法,着重从分子水平进行有关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一批论文在国内学术界有良好反响,并建成了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生物物理的硕士点、博士点,并被评为全国生物物理的重点学科点,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在他的《控制论》一书导言中详细地叙述了他与不同学科学者创立这一学科的过程。这门新兴学科的创立主要是数学家维纳同医学科学家、生理学家罗森勃吕特长期合作研究的结果。N•维纳写道:“许多年来罗森勃吕特博士和我共同相信,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略的无人区”,“正是这些学科的边缘区域,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可见,学科交叉区由于学科长期分割,“这个世界上专才很多,但通才奇缺”[3],许多学者只是株守自己学科的一隅,与其他学科学者缺少共同语言,致使交叉学科的研究呈薄弱状态,难以成为特色学科延伸、发展的沃土。
6、基础学科是学科发展和形成特色学科的源泉。高校的传统学科中无论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可以成为特色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学科作为特色学科成为学科建设的重点,而对基础学科建设缺乏长远的眼光。须知基础学科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只有在理论上方法上有所创新,科技水平才能飞速提高,因而基础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高新科技的研究需要有高深的理论基础才能出成果,而一旦出成果,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是其他层次的应用研究难以比拟的。例如,西南交大机辆所瞿婉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工程动力学问题的快速数值计算方法”,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国家教委组织的鉴定会认为,该成果“突破性创新,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并处于前沿地位。成果的应用及产生的效益,体现了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科技发展原则”。对于基础特色学科的建设应采取加强与扶持的原则。除上述措施外,学科建设需要物质条件为保证。学科建设如果只依靠落后的仪器设备是很难在国际国内取得立足之地的。特别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对先进技术手段的依赖性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对物质资源又须节约,杜绝浪费。学科建设经费应科学使用,如严禁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对几个特色学科都需要的应优先购置;中型设备应互通有无,调剂使用,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对文献资料的配置也应从客观上统筹考虑,为特色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学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了解兄弟院校的学科建设情况,促进本单位学科建设,应主动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不断探索学科前沿方向。对新兴学科要及时建立协会,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特色学科的队伍、学术、文献资源等建设。
三.结论。要使学校进入富有朝气和活力的21世纪,屹立于大学之林,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唯一的出路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学科建设是学校求发展,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传统学科、新建学科只有依靠竞争才能成为优势特色学科。而特色学科、重点学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优胜劣汰地发展着。一所高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内,或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领域内,如果不能集中力量建设一些特点学科,高校的各项工作将无法面对科技进步的挑战,最终将丧失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晓中.特色化———我国普通高校发展选择.江苏高教,1994(6)22~24
2、朱九思,文辅相.论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1993(2)12~193、N•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5(责任编辑:姬玉明)
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目标与策略
● 吴福儿
摘 要:本文基于地方性高校的特点,根据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对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目标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保障学科建设目标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教学、科研的结合点。高等学校的水平体现在学科的水平上。地方性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学科建设起步晚、尤其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等原因,使其学科建设工作相当薄弱。随着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鉴于地方性高校自身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提升地方性高校的竞争力,是地方性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
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包括:学科方向、学科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其中: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的确立是基础,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学科梯队建设是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目的。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使学科在方向的确立上有较高的起点;建立优势学科,并带动一批学科的发展;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装备一流的科研基地;培养更多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人才。
二、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目标
(一)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的确立
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学科往往有多个方向。地方性高校由于基础较薄弱,以培养本科阶段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研究生,加上人员、精力、财力等方面的局限,不可能建设所有的学科或学科方向,即使是综合性高校也是如此。因此,地方性高校在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选择上应坚持:一是有本体观念,即从现有学科上进行建设,在现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加以发展;二是有特色观念:学科方向的特色是学科生命力所在;三是有新观念: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的急剧增加,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持续发展;四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性高校是依托地方经济而产生和发展的,地方经济是学科建设的土壤,是科研的动力,是人才的市场。
(二)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包括学术带头人遴选和学术梯队建设。
1.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因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代表人物,其一切学术活动体现了所在学科的学术思想、学术水平。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鉴于地方性高校的实际情况,应遴选出省级学科带头人,但要完全在高校内部遴选难度相当大,因此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方式来实现。
2.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应该制度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都有一套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制度,地方性高校尽管起步较晚,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培养机制、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运作系统,包括政策系统、操作系统和追踪系统。最后,做好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评价工作。
3.学术梯队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整体学术水平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学术梯队是地方性高校学术梯队的目标。它包括由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的核心体系,结构合理的有效的支撑体系以及素质很好的高校文秘、资料、管理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辅助体系)。(1)核心体系。核心体系是由若干学科或学科群的带头人组成的集体,他们有各自的学科领域、学科方向,但在学科建设中,他们又是一个集体。(2)支撑体系。支撑体系主要是指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结构合理的学术群体。许多地方性高校学术队伍现状表现为青年教师比例偏大,高级职称教师年龄偏高,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要及待调整,使之优化。首先,有合理的年龄结构,老中青比例恰当。要不断进行青年带头人的培养和补充,以免出现断层,从而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优势学科的地位。其次,有合理的职务、职称结构。一是在一支学术队伍中,学科建设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应有一定的重合,学科建设往往不能全是“外行”。二是每一个职称层次上都有一定的人员,每个层次之间的比例应恰当,以便学术队伍在职称上具有平衡性。最后,有合理的知识种类。一个学科的发展,既是本学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其它相邻学科共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一支学术队伍中,既有本学科的人员,同时还应包含掌握相邻、相关学科的人员。(3)辅助体系。辅助体系包括文秘、资料、一般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工程师和工人),职责是为学科建设提供辅助服务,但要求有很好的素质。
(三)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
研究基地在学科建设、科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开展基础性研究和科技攻关课题的主要基地,是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进行科技合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地方性高校在争取建立若干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过程中,应建设相应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目标主要包括:1.实验技术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及思想观念问题,地方性高校的实验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地方性高校的实验技术队伍从学历上看,最高学历为本科,从能力上看,通常只能从事演示性实验。因此必须加以培养和提高,建设成一支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研究和开发能力的、以本科学历为主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有高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等的人员队伍。2.实验条件的改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水平是实验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能否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条件。地方性高校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条件(实验条件)差,难与重点高校相提并论。由此,引进先进的设备,改进实验装备质量,是关乎学科建设、人才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科学研究
科研具有与人才良性互动、与学科良性互动、与经费良性互动、与学术声誉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是影响这种机制中是否能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地方性高校在科研水平上落后于重点高校,一般难以承担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因此,地方性高等学校,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承担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科研问题,使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学术环境学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学术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软”环境,二是“硬”环境。“软”环境首先体现在校内,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学术目标,而且要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一种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学术氛围,制造和谐、学术民主、团结、有凝聚力的环境。其次,体现在学科群体中,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成员间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每个人的学术见解,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同时也使相互之间形成一种补充关系,相互尊重,充分发挥群体力量。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要坚持学术自由原则,要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实行民主管理。“硬”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拥有省内一流的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体系;二是要与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外大学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
(六)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以研究生教育为动力而发展的。地方性高校要立足于现有的优势学科,建设若干省级重点学科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向,使部分学科具有硕士生培养资格,争取个别学科具有博士点。
三、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
(一)合理进行学科规划。学科规划是一所高校定位、学科布局以及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合理进行学科规划是高校全局性的工作。就定位而言,地方性高校一般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宜;就学科布局而言,必须牢固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在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进行合理布局,不搞“全面发展”,以免阻碍学科的发展。
(二)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学科设置和调整是学科规划的具体实施,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结构与水平关系到高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全局的发展。学科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首先,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由于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历程较短、基础薄弱,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原有的已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学科,可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其次,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包括学术带头人、学科基础、经费等条件,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学科将导致资源浪费及学科水平的降低。第三,要考虑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科建设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学科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学科的设置同时必须考虑学科群建设,学科群是为了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学科共同领域或重大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科学技术领域常常涉及许多学科专业,需要不同专业的学者共同完成,这样,建设好学科群,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综合与渗透,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三)加强学科的评估。学科建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它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必须通过评估,使其评估的结果能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指导性功能。评估是按照学科建设所确立的目标、要求、实施、效果、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以及完成某阶段工作所取得的综合结果而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完善评估体系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地方性高校由于其办学历史短,学科建设尚在起步和逐步实践的阶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地方性高校学科评估的目的。通过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情况、实验室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经费、发表论文、专著等情况的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因此,各地区应加强地方性高校的学科建设评估,形成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工作的评估体系。
(四)实施学科目标管理。学科建设目标管理就是在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明确将要建成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建成什么样水平的学科,对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学术梯队的建设、实验条件的建设、科研工作等作出统筹规划,由学科建设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协调、检查、监督,使学科建设工作有的放矢,高效率达到预期目标。学科建设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能否行之有效,根本的问题在于是否有有效的组织保障。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一般实行层次管理,不同层次管理之间既紧密相连,但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分工,不同的职能。一级管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校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学科建设办公室是主管学校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主要制定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并组织有关单位实施、组织各学科、专业点的评估工作,定期检查计划和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人事处根据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好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培养和引进情况。科研处配合各学科、专业点确定的主要方向,多渠道的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以及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横向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协调学科、专业点的科研方向,突出重点,达到省内前沿化。研究生处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结合学科建设进行新专业的设置和重点课程建设,了解并掌握学校科学研究的新成果,逐步体现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设备处根据学科建设的目标,加强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建设,适时合理配置必要的实验装备。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指院(系、部、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各系负责人任组长,职责是对本单位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构想,负责制定本院(系、部、所)所辖学科的发展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并协调解决各学科间的相关问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所在的院(系、部、所)要经常组织一些有一定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湘宁.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02.
[2]李红妹,王子成.学科建设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J].华东经济管理,2000,(1):92-93.
[3]黄瑜.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学科性建设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4):93-95.
[4]眭依凡.论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发展之关系[J].江苏高教,1998,(4):45-48.
立项建设——一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 梁传杰 何其慧 罗 勤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工作,包含了高校的 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学科建设反映了一所高校 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规划建设模式,即先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然后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具体建设。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学科建设规划上脱离自身实际,一味贪大求全;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存在重申报轻建设、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针对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分析其成因,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使学科建设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运行,以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便成为我们进行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出发点。
一、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内涵
立项建设管理模式是指以立项为形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学位办进行立项论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系统全面进行学科点建设,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工作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立项建设是一种有别于规划建设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其主要区别在于:一是管理对象不一样。立项建设的管理对象是项目,即学科点的建设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学科点能否建设、建设的力度多大都取决于多层次专家组的评审结果,项目有明确的负责人,建设过程强调监控,要进行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而规划建设的管理对象是学科点,即强调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将所有的学科点均作为建设的对象,没有明确的责任人,监控力度不够。二是管理形式不一样。立项建设是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二级论证后进行立项,对能否建设、如何建设,外界有很大的决策权,整个学科建设工作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规划建设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完全由学校进行自我决策和实施,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三是管理机制不一样。立项建设很好地引入了责任制、监控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等,是学科建设工作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而规划建设主要采用计划机制、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立项建设管理模式内涵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强调项目负责人的作用。为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实现责、权、利的对等,对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利做了明确的界定。项目负责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要按整体建设规划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预期目标。项目负责人的权力主要包括:负责组建学科点建设小组、制定学科点建设规划、组织学科点的立项申请、实施学科点的整体建设、进行学科点的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掌管项目的经费、核定项目建设小组成员工作量等。项目负责人的利益主要包括:按各立项建设项目的难易程度,由人事部门给项目负责人核定相应的学科建设工作量;对立项建设项目任务完成良好、实现预期目标 (如新增博士点)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此外,在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要适时进行监控,组织专家进行各立项建设的中期检查与淘汰以及终期验收工作。对于完成好的、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学科,则要批评、亮黄牌,并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直至改聘新的项目负责人。
二、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特征
立项建设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从其内涵上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项目负责人(即立项建设管理主体)的作用。在项目负责人的确定上要引入竞争机制,不能采用传统的行政任命制,而是通过竞聘确定。在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的同时,应按其能力的大小适当授权,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以学术队伍 (即立项建设管理客体)建设为核心,通过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并以学术队伍建设带动整个学科点的发展。
(2)以项目为管理对象。学科建设包括研究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对外交流等多项内容,涉及人事处、科研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研究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若以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为管理对象,则将使此项管理工作变得格外繁杂。立项建设以项目为对象,其管理对象相对单一,建设主体明确,责、权、利相互制衡与统一,使得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良好的管理体制中,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强调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学科建设的立项是在本校专家申请的基础上,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立项建设论证的,因此避开了许多主观的因素,使评价和规划学科点建设更加客观公正;此外,学科建设的评估、验收也采用了多种方式,尤其是通过国家组织的学位点申报和评估来检查立项建设学科的建设情况,使得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4)完善管理机制。在采用立项建设管理模式进行学科建设当中,由于在学科建设成效上,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在项目负责人的选聘上,引入了竞争机制;在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上,实行了淘汰机制和监控机制;在终期验收结果的处理上,落实了奖惩机制。使学科建设工作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三、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运行环境
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为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自身体制改革的需要,要求学科建设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为此,我们对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都作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科建设要高效、有序地运行,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该运行环境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客观要求:一是要有一个超越高校局限的、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共同进行学科建设的氛围,即要求有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学位办共同参与学科建设立项工作,根据行业、地方乃至全国的学科整体布局与发展需要和为经济服务的思想,站在更高的层次对学科点建设进行立项论证。二是要有一个任人唯贤、任人唯能的良好用人机制和学术民主环境。立项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而项目负责人不一定是院系的行政负责人或主要行政负责人(事实上,由于行政负责人日常事务繁忙,并不适合作为项目负责人),因此能否选出合适的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就需要有较好的民主氛围基础。三是要有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体系,只有对各立项建设学科点的建设结果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才能真正实行优胜劣汰、奖优惩劣,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这种环境是立项建设管理模式运作的条件,它对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及评估中介组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淡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强调宏观控制与管理,积极为高等院校提供信息与各种服务,给高等学校以足够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树立“育人为本、学术至上” 的办学氛围,在立项建设负责人的选聘上,要由院 (系)推荐,由校学术委员会或校学位委员会集体商定人选,不能按行政干部任命形式进行。要进一步完善中介评估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使其评估的结果更为合理、公正。
四、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运行过程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从我校学科建设实际出发,对立项建设这一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我们的实践活动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加深对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认识,不断完善这一管理模式,提高我校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学科整体实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我校在立项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第八次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的审核工作中,我校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新增 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实力显著增强。二是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运行程序,为立项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了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要采用立项建设的办法做好学科建设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重发挥项目负责人的作用,做到责、权、利清晰,给项目负责人足够的自主权。
(2)要做好日常监控管理工作、项目小组内部的协调工作和有关职能部门(如人事处、科研处、后勤处、财务处等)间的协作工作。
(3)加强中期检查工作,将达不到预期目标和建设不力的学科淘汰出局,切实贯彻淘汰制。
(4)为了能反映立项建设的实效,建议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实施终期评估验收:一是按立项建设申请书上的预期成果由学校逐项进行验收(自我评估); 二是结合国家组织的学科点评估工作,进行学科点基本条件评估;三是结合国家组织的学科点申报工作,通过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申报,反映学科点建设情况。
(5)立项建设管理模式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通过监控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适时对建设目标进行修正,再进行建设……形成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
(6)学科点立项建设是对原有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的继承和发展。立项建设学科点的提出应以高校总体建设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立项建设学科点为基础,形成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现高校建设的目标,以抓学科建设为核心,促进高校工作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不断研究学科建设工作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增强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将是学科建设管理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方向。
铁道部党校教务处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