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咨政

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咨政 > 科研成果 > 正文

邱少明副教授论文《“互联网+党建”:凸显表征、现实挑战及出场路径》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工委2017年度机关党建信息化理论征文优秀奖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7-12-07     阅读次数:

“互联网+党建”:凸显表征、现实挑战及出场路径

邱少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告诫:“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如果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当下,党员、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已广泛、深度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传统党建模式之于党员尤其是“90后”党员的向心力、影响力、穿透力日渐式微。作为数字化、实时化、智能化党建样态,“互联网+党建”不仅是实现党务管理扁平化的“智慧党建”,实现“时空压缩”,而且是我们党主动应对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一种自我革新、自我升级。迄今为止,“互联网+党建”嬗变历程为“四个时代”,即网页时代、微时代、移动终端时代、云时代。

一、“互联网+党建”之凸显表征

(一)政治性、宣教性

首先,政治性。当然“姓党”的“互联网+党建”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因为它由党组织领导、主导、设计,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遵循《党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宣教性。一方面,互联网能速传信息,是宣传理论、引领思想的有力有效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主体平行、言说自由、身份隐秘、场景虚拟、情绪表达等特点。我们如果以正确、先进的思想占领阵地,就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开放性、便捷性

首先,开放性。一是社会环境开放。“互联网生来就是一个全球性媒体。” [2]它打通了空间、时间、政治、思想、文化等“关节”,变偌大全球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因而,政党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多维度、宽领域,进而逐步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状态。二是网络环境开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学习、交往提供了新方式,扩大了既有党建阵地。其次,便捷性。网络技术的日益勃兴,拓展了党建的空间、渠道,创造了一系列便捷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党建工作者能从任一个网络终端及时洞悉、快速处理各种资讯,比如,可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形态党建信息发于网上,实现党建信息即时传送。

(三)交互性、交融性

首先,交互性。党建主体于信息传输中,可于一种网络空间中平等、自由地交流,无需顾及地位、身份,从容吐露心声。这样,党建工作者可随时、随地、全面、深透地了解党员、群众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其次,交融性。体现为“三交融”:一是“线上、线下交融”。就是将党建传统的、物理世界的有效方法“植入”党建网络平台,通达线下党建之力有不逮领域。同时,运用大数据计算,分析网上搜集的海量信息,用结果指导线下党建。二是“局部、整体交融”。比如,党员、群众和党组织的“点面交融”,局部实践的党建平台与党建一体化平台的交融,党建平台与移动终端、电视、物联网等的交融。三是“党务与政务、服务交融”。将党、政府和社会各方链接,集成于一体化党建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

(四)变革性、监管性

首先,变革性。体现为“四变革”:一是思维变革。“互联网+党建”既能把传统的许多模糊定性、难以量化的党建工作及其功效,变成明晰的、可操作的定量分析,实现了数字化、指数化,又能助推党建工作者从单纯的因果分析转变到从更深广的关联上来考量问题。二是开放变革。在党建一体化网络平台上,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流程化、透明化,并实时在线呈现。三是方式变革。“互联网+党建”使党建工作变事后处置为事中管理,甚至事前预警、事前引领,变“单一式”(内在正向驱动)为“并行式”(外在逆向驱动和内在正向驱动)。四是身份变革。党员领导干部不仅是党务、业务的管理者、决策者,而且是网络平台的操作管理者、数据分析师。其次,监管性。一是网络监督。党员、群众可借助网络党建平台,动态地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各方面监督。二是网络监管。党建工作者可借助党建平台,实时监控各项工作,确保党建事务得以落实。

二、“互联网+党建”之现实挑战

(一)认知度与规划力不够

首先,认知度不够。比如,有些党建工作者对互联网党建瞧不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缺失,惯于用传统工作方法;有些党建工作者将互联网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组织结构等带来的深广影响不重视,对于网络意见建议不反映、不反馈,甚至压制;有些党建工作者不会利用网络技术去开展党建工作……如此种种,催生了很多“长眠”的“僵尸公众号”“僵尸APP”以及“零发布”“零更新”等乱象。其次,规划力不够。之于本部门、本单位,有些党建工作者,没有做出科学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来描绘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二)网站功能不强大

不少党组织门户网站,只能算是网上办公(OA)水平,并未用好用足网络信息新科技,来进行后续开发、跟踪开发、有力开发、有效开发,未升级为“智慧党建”。就许多党建网站自身来说,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影响力,短板甚多,比如,重形式、轻内容、轻深度,导致千篇一律,大都是借助平面媒体简单地发文字、图片,缺视频、声音等鲜活内容,更缺全面系统的缜密分析和深刻独到的精当见解;重建立、轻打造、轻维护,导致党建内容更新太慢,时效性差;重说教、轻互动、轻反馈,导致即使留有信箱、设有论坛等,却常常无回复、没反映,“门庭冷落车马稀”。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们仍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来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党务工作者的各项工作要求、职责权利等给予清晰厘定、准确规范,比如,党建网站的维护员、通讯员等的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就不够完善。又如,有关党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法律、法规、文件尚不健全。虽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2年)、《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2003年)等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已先后正式颁布和具体实施,但不可否认,由于互联网发展太快等原因,不少法律、法规、文件的内容明显滞后,而且有些界定本来就不明晰,像党政机密保护、党务政务公开、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诽谤造谣等。

(四)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存有问题

现阶段,不少党建工作者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远不能适应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并且年龄和知识老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招考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网络技术等人才难以被事业单位、党政部门等录用,即便被录用也存在不熟悉党务工作、技术操作的具体经验缺乏等问题。很多党组织都存在这种情况,就是懂党建的网络技术生疏,而网络技术过硬的又不懂党建,都非常缺乏二者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三、“互联网+党建”之出场路径

(一)树立、丰富“互联网+”思维

首先,树立、丰富用户思维。网络党建工作中的用户思维,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清楚自己的客户,即服务于党员、群众。要推进服务智慧化,比如,在网上精心设计综合服务模块,做到“网上虚拟对接,网下实体服务”。其次,树立、丰富大数据、云计算思维。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大量采集党建各种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计算、数据分析、数据研判,从而更精准地做好党建工作。再次,树立、丰富耦合思维。就是将党建与日常工作彼此贯通、无缝对接、互相交融、深度耦合。

(二)正确认知,科学规划

首先,正确把握“互联网+党建”丰富意蕴。“互联网+党建”是一种全新的党建工作模式、进路,比如,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做好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党员、群众以互联网为载体参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注重系统性,科学制定规划。要做好“互联网+党建”的全面安排、远景规划,主要是改变以往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时的随意性、局部性、低效性等问题。2014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创新载体手段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展教育培训”,这有助于“互联网+党建”的工作规划。

(三)完善“互联网+党建”运行机制

首先,完善网络党建平台的同步推进机制。各单位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其次,完善层级管理。实现党建工作从“一页通”“一站通”向“一屏通”升级。平台要以统一安排的APP形式,实现“互联网+党建”联盟的统一规划管理。再次,完善平台安全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3]除了有本部门政治、业务均强的同志日常维护之外,我们还要聘请专业人士来定期升级、专门维护,确保平台安全。

(四)建好互联网时代的党建工作队伍

首先,遴选政治素质优、网络技术强同时矢志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部门、领域的中青年人才,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中来。其次,对党建工作队伍中网络技术较好的中青年同志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具体操作技能。再次,从高校、科研院所的网络技术等专业中招考应届毕业生,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再教育,然后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杨振武.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03-21(6.

[2][]爱德华·赫尔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2.

[3]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3.
上一条:陈安娜博士论文《精准扶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
下一条:铁道党校课题组: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 全面推进“强基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