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执政能力建设视阈下的核心意识研究
信息来源: 作者:王玉堂 发表时间:2019-04-15 阅读次数:
(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山东东平271500)
增强核心意识,维护核心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1]这是在党的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绝对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变化,而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更加成熟、更加团结、更加有力的标志。全党同志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衷心拥护核心,真心维护核心,铁心紧跟核心,让强烈的核心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配。
一、“核心”的概念及由来
什么是核心?核心就是中心,是事物最关键最本质最主要的部分。“核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世间万物皆有核心。毛泽东同志曾经很形象地说过:“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不,只有一个核心。”[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是“群雁”的核心。先秦诸子中的墨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政治结社(政党的雏形),其最高领袖“钜子”就是墨家的领导核心,拥有绝对权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领导核心,才使得墨家“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墨学与儒学在当时并称“显学”。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曾极有见地地说过,“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篇》)可见,“核心”“核心意识”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而且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治理智慧;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历朝历代都有一个领导核心,其兴衰则取决于这个核心的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但“核心”作为一个政治术语出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文献中,是与“政治领袖”“领导核心”“核心力量”“核心意识”等联系在一起的。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党的领导核心必须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降低自己的地位,去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努力设法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同那些正式的民主派相抗衡,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3]这一著名论断,蕴含了无产阶级政党努力成为革命中的领导核心的思想。后来,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4];“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5]
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6]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7]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学说。
早在党的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核心问题,并使之发展成为贯穿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共识。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第一条就规定了“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并于次年将其阐述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在这里,“先锋军”就可以理解为“领导核心”[8]。1926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明确指出:“从全国革命运动的实质看来,本党确成了一个政治核心;从各地群众运动的实质看来,在许多方面,本党确已渐渐的站在领导地位。”[9]这是在党的文献中首次使用“政治核心”一词。1942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没有领导核心,事情办不好。”1943年10月14日,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上进一步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10]195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1]这一重要论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1957年5月25日,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毛泽东再次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2]1969年4月,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的表述,调整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沿用至今,只是后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修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通过的党章,继续沿用了上述说法。
对于领导核心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1964年11月20日,他在会见秘鲁共产党(马)中央第一书记萨杜尼诺·帕雷德斯时指出:“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全国要有全国的领袖,地方要有地方的领袖。省有省的领导核心,县有县的领导核心,一个支部也要有核心。各级组织都如此。没有领袖和核心,就要培养领袖和核心。……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领袖与集体领导是不矛盾的。”[13]正因如此,他在1989年6月16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核心”的重要性。他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他还强调,“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14]。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他们的这些重要论述,以及从建党初期“政治核心”的提出,到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要求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5],体现的都是我们党在领导核心问题的清醒认知和一贯主张。这既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省与总结,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高度概括,不仅清晰表明核心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配,而且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地位和权威、更好地加强全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遵循。历史和现实也都雄辩地证明,没有领导核心的集团是松散的,更是危险的,根本不可能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标志,是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党越是长期执政,越是要注重培养和强化核心意识,越是要维护领导核心的地位和权威。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领导的事业就朝气蓬勃,从胜利走向胜利;什么时候动摇或削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领导的事业就停滞不前,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
二、增强核心意识,最根本的是做到“两个坚决维护”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领导核心的领导力往往就是党的领导力;领导核心的领导力有多强大,党的领导力就有多强大。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原因就在于领导核心的领导力。历史的经验表明,真理在一开始的时候,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少数人”,往往就是党的领袖或领袖集团。实践也反复证明,国运兴衰系于党。核心有力量,全党有担当,国家就繁荣富强,民族就团结进步,人民就幸福安康,这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61年12月,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就说过:“应该强调集中统一,强调全局。全党服从中央是核心。强调集中统一,中央就是错了,纠正也快,也比各自为政强。”[16]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只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有一个好的常委会,只要它是团结的,努力工作的,能够成为榜样的,就是在艰苦创业反对腐败方面成为榜样的,什么乱子出来都挡得住。”[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全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全党的核心。这不仅是最基本的政治逻辑、政治规矩和政治原则,更是历史给出的结论、人民作出的选择、全党形成的共识。增强核心意识,最根本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既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员政治合格的重要标准。共产党员强烈的核心意识,是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没有核心,党就不能成其为党,更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核心意识,党组织就形不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变得软弱涣散。“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全党同志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大局、讲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党更加团结统一、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这也是增强核心意识的根本要求。
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鲜明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党的政治原则,反映党的政治优势,揭示了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时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18]毛泽东同志也说过类似的话:巴黎公社存在不过七十二天,何以失败这样快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我们欲革命成功,必须势力集中行动一致,所以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19]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用一个电台指挥千军万马,靠的就是党中央的权威。党是思想和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使命型、责任型、服务型的革命党、执政党,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在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需要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而要实现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政治核心,也就是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有一个“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各位成员的智慧,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智慧,凝聚全党的智慧。全党都自觉向党的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中央就有权威、有力量,就能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核心”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领导核心就有什么样的执政团队和执政理念。在全党,必须形成一个成熟的、坚强的、具有权威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核心层面,必须形成一个全党公认、人民拥护的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领导集体、领导核心一经形成,从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任,避免和防止形成一盘散沙,防止形成社会分裂和对立。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做,不是不要民主,不是简单的集权,更不是盲目的个人崇拜,而是经历无数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才实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践论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
维护意味着服从,但服从不是盲从。墨子说过:“为人下者,常司上之,随而行。”(《墨子·号令》)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是天职,也是纪律和规矩。但服从不等于盲从。“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墨子·公输》)服从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是政治上忠诚和成熟的体现;盲从则是不加思索、不加分析,无党性、无原则、无底线地盲目跟从,非但与忠诚无关,而且背离初心,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墨子·鲁问》中有一段墨子与鲁阳文君关于忠诚的对话,其见解可谓犀利。墨子认为,“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这不叫忠诚;“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美善在上,而怨仇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这才是真正的忠诚、真心的维护。在墨子看来,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未必就是忠臣、贤士。真正的忠臣、贤士,在君主有过错时,伺机劝谏;自己有嘉言善行则归之于君主,而不是去到处乱说、到处炫耀。让美善归于君主,怨仇属于臣下;安乐归于君主,忧戚归于臣下,这不仅是一种品格、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三、衡量核心意识的标准是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底蕴。核心意识,是具体的实践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更是全党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勠力同行的高度自觉;体现的是一种政治要求,维护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彰显的是一种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墨子·亲士》)没有这种行动上的自觉,核心意识再强,中央的决策部署再好,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维护党中央权威也只能是说说而已。
要把核心意识体现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上。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斯大林曾经说过,“我们过去的强大是靠什么,我们现在的强大又是靠什么呢?就是靠正确的政策和我们队伍的统一”,“我们应当维护并巩固我们党的统一、我们队伍的团结”[20]。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全党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合则用、不合则弃”,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
要把核心意识体现在讲纪律、守规矩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什么叫核心力量?一些同志没有搞得很清楚,或者说知道这个道理,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搞不清楚了。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21]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是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来维系的。古人云:“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韩非子·饰邪》)纪律和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高度一致的重要前提,是始终保持顽强战斗力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领袖权威,本身就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最重要的政治规矩。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严的纪律约束自己、用更密的“笼子”管住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妄议,始终做到信仰上不迷茫、精神上不迷失、政治上不迷向、行动上不迷途。
要把核心意识体现在敢担当、善作为上。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一句“中国不亡,有我”的铮铮誓言,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血洒疆场,最终战胜强敌,建立了新中国;千帆竞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强大,有党”理应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担当和作为,体现着党性和忠诚,映照着灵魂和品行,检验着能力和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阶段,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执行纪律越来越严,追责问责力度越来越大,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忠诚不担当、干净不干事”等现象。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否则将会使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一个死胡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构建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体系,真正让忠诚的人有更多担当的精神,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多干净的环境,让忠诚、干净、担当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使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作为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保持为民本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汗水和脚印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以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使命担当,彰显共产党人披肝沥胆、竭诚奉献的鲜明品格和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坚定志向。
要把核心意识体现在敢于发声、亮剑上。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相互叠加,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警觉性,面对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言行和形形色色明涌暗流,要做“战士”不做“绅士”,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努力消除动摇、弱化党的领导,破坏党团结统一的政治隐患和危机之源,坚决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28(0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7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6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7-198.
[8]祝彦.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J].人民论坛,2016,(33):40-4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78.
[10][1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9,303.
[1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3][16]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22,125.
[14][17][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9-310,310,310.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N].人民日报,2016-01-30(01).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0.
[19]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20]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481.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11.
(作者系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