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助力党校教学方式创新——铁道党校主体班次开展结构化研讨情况及改进对策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1-12 阅读次数:
丁 莹 王红霞
(铁道党校教务处,北京 100088)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改进干部培训方式方法,提高省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比重,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组织学员深入研讨。在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多元化、信息获取便利化对党校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干部的培训期待不仅局限于坐在课堂上“听”,还要自己站起来“讲”;不仅要接受既有理论和思想,还要生成新的观点和实践;不仅需要线下学习互动,还需要线上教育辅助支撑。党校干部教育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融入互联网思维,围绕中心大局、教学主业,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加强新方法的使用和推广,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初识结构化研讨
结构化研讨起源于国家行政学院,体现了“以学员的需求为基础,以学员关注的问题为中心,以学员自身为主体”的现代培训理念,是适应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和发挥干部培训的“集中”优势的教学方法。结构化研讨借助角色、规范、工具,变群体中个体的垂直思维为整个群体的水平思维,激发个体智慧的同时形成合力,促进参与者达成集体共识,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结构化研讨的特点是“结构化”,体现为角色设定、工作流程、逻辑框架的结构化。其中,角色设定包括组长、催化师、记录人、发言人、点评人等;工作流程包含研讨准备、现场研讨、组间成果交流;逻辑框架是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三个方面综合作用搭建起结构化研讨稳固的操作框架。此外,为保证研讨过程科学有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尝试使用对应的学习讨论工具,如分析原因时使用“鱼骨图原因分析法”,寻求对策时使用“SMART目标设定法”,审视决策时使用“四副眼镜法”等。
二、结构化研讨的组织和实践
在铁道党校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中,结构化研讨是重要一环。2019年,铁道党校首次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领导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以下简称为“局级班”)第二期、第三期推出结构化研讨。其中,第二期局级班共有学员69人,第三期局级班共有学员83人,主要是国铁集团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合资公司的副局级以上领导人员。两次培训班各安排两次“两带来”结构化研讨,整体组织协调由教务处负责,催化师由党校教研部教师担任。
(一)前期组织
一是进行学员分组。根据学员人数、所在单位、研讨场地等因素对学员分组,选定组长。二是确定指导教师。选择教研部教师作为研讨的指导老师,即催化师。三是召开协调会。在确定指导教师之后、第一次结构化研讨之前、发生重要变化等关键节点,组织碰头开会,明确事项,作出部署。四是指定总协调人。教务处负责研讨的组织沟通,建立微信群,保证信息畅通。五是确定研讨主题。将“两带来”问题在结构化研讨前发放给学员和教师,提前熟悉内容,在第一次结构化研讨前指导老师与组长沟通选题进度。六是培训指导教师。结构化研讨之前,首先对教师进行普及培训。尤其在第二次结构化研讨之前,专门以“结构化研讨方法和演示”为题开展学术大讲堂,让教师加深对结构化研讨的认知,参与到研讨中。七是准备场地物料。根据党校场地实际情况安排研讨室,每个研讨室提前准备好白板、白板纸、白板笔、磁铁、便利贴等材料。
(二)聚焦研讨
每期局级班设置两次结构化研讨,安排六位下组老师。
1.确定选题
各组根据整理后的学员“两带来”问题选择题目。组长带领组员按照中央精神以及集团公司党组、党组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工作领域圈定选题范围。对几个备选问题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实用性进行分析,力求使选题有创新性,能够进行深挖并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两次培训班确定的12个选题充分结合铁路工作实际,是重点、难点、焦点问题。
局级班(第二期)结构化研讨选题为(见表1):
表1 局级班(第二期)结构化研讨选题
组 别 题 目 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工作中出现的能力恐慌问题。 关于发挥铁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关系? 提高国铁企业货运在国家货运中的占比份额,进一步提高国铁企业经营效益。 深化现代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铁路事业发展。 深化现代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铁路事业发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局级班(第三期)结构化研讨选题为(见表2):
表2 局级班(第三期)结构化研讨选题
组 别 题 目 铁路物资招标管理及廉政风险防控。 铁路建设系统变更设计环节廉政风险解析、防控和应对。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合格共产党人。 新时期强化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对高铁建设的指导意义。 如何处理建设与运营的关系?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2.阶段划分
研讨包括结构化研讨知识准备、组内交流研讨、组间成果分享展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在第一次研讨时完成,成果展示在第二次研讨时完成。
第一次研讨:一是催化师(指导教师)介绍结构化研讨法、研讨议题、研讨流程,时长20分钟;组长指定记录人、计时员。二是催化师引导学员用学习讨论工具进行问题聚焦、原因分析和对策查找;推选汇报发言人1名。
第二次研讨:各小组在全班进行研讨成果的汇报交流。每组汇报时间10~15分钟;主持人掌控节奏,计时员提醒时间。
(三)控场问题及反思
因为结构化研讨流程较传统研讨更复杂、管控更难,且两次结构化研讨面对的都是局级领导人员,所以在组织实施中暴露出几点控场问题。现对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一定的应对策略。
1.少数学员研讨开始时不配合
现场表现:部分没有接触过结构化研讨的学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按照结构化研讨的要求执行,认为“大家在纸上写写,找个人汇总就可以,何必花费时间反复讨论”。应对措施:讲清楚结构化研讨的意义和要求,强调最后要对研讨过程和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争取组长配合,缓解研讨气氛。问题反思:指导教师应提前与组长沟通,了解学员的情况,以其可以接受的方式切入。
2.组长不配合结构化研讨
现场表现:组长资历较深,建议不遵守结构化研讨规则或建议提前结束。应对措施:催化师以客气、缓和的情绪坚持研讨流程,建议组长担任成果交流发言人。问题反思:选择组长前先了解情况;确定组长后和组长充分沟通。
3.“一言堂”和小组讨论不充分
现场表现:有些学员发言时间很长或几位学员讨论非常激烈,而大部分学员比较沉默。应对措施:催化师间接引导转移话题;进一步强调水平思维的意义;请组长出面协调,鼓励依序发言。问题反思:提前与组长沟通,了解学员的情况;研讨前要求学员遵守规则、控制时间,提醒组长和计时员配合协调。
4.跑题现象
现场表现:学员发言与选定的主题关系不大且滔滔不绝。应对措施:跑题太远且干扰其他学员思维的,催化师应巧妙、礼貌地打断或以提问方式将其引导到主题上。问题反思:研讨前催化师应强调讨论以围绕选题解决问题为宗旨,为学员做足结构化研讨的知识准备。
三、研讨的调研反馈
为了了解结构化研讨的开展成效和进一步改进工作,在两次结构化研讨后,分别对指导老师和学员进行问卷调研。
(一)指导教师反馈
指导教师对结构化研讨的形式非常认可,大家普遍反映结构化研讨紧张有序、形式灵活、思路发散,体现了集体智慧;学员之间互动较多、探讨更具针对性;学员参加结构化研讨的热情很高。
自我能力提升方面,指导教师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更深地理解和把握领导人员的关注问题;二是提升调动学员参与互动的能力;三是沟通协调的意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程度的增强。
从研讨中学到的内容,指导教师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研究选题的方法;二是关注领导们的精神;三是开展结构化研讨的方法;四是引导学员思考、激发学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五是掌握控场技巧。
对于研讨的难点,指导教师反映自身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学员研讨专业时,自己不懂;二是学员层次高,指导起来能力不足;三是如何预先解释和引导学员配合进行结构化研讨。
(二)学员反馈
学员版调研问卷有五个题目,面向第三期局级班领导人员开展,共81人参与调研,参与率97.6%。(见表3)
表3 第三期局级班调研问卷反馈
序号 |
问 题 |
选 项 |
选择人数 |
占 比 |
1 |
您之前参加过这种研讨形式吗? |
参加过 |
15 |
18.52% |
|
没参加过 |
66 |
81.48% | |
2 |
您觉得结构化研讨与传统研讨方式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
结构化研讨具有结构化、规范化、去中心化的特点 |
59 |
72.84% |
|
依照固定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研讨,更聚焦和高效 |
53 |
65.43% | |
|
每个环节进行“头脑风暴”,横向思维,交流中有换位思考,更有思想碰撞 |
72 |
88.89% | |
|
所有组员都必须参与进来,有助于将外在的成果内化于心 |
71 |
87.65% | |
|
其他 |
1 |
1.23% | |
3 |
您对结构化研讨有哪些看法? |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团队学习方式 |
74 |
91.36% |
|
研讨和成果交流环节都有较强的参与感 |
67 |
82.72% | |
|
结构化研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
57 |
70.37% | |
|
认可结构化研讨的最终效果 |
53 |
65.43% | |
|
其他 |
1 |
1.23% | |
4 |
您这次在铁道党校参加结构化研讨有哪些收获? |
研讨成果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思维、新内容 |
68 |
83.95% |
|
学习到了团队研讨和决策的方式方法 |
67 |
82.72% | |
|
开始对结构化研讨等团队学习方式感兴趣 |
56 |
69.14% | |
|
想将结构化研讨的方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
59 |
72.84% | |
5 |
您对目前开展的结构化研讨还有哪些意见、建议? |
①希望多参加 ②建议坚持组织开展、推广使用 ③希望分组时能够根据专业 |
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学员(81.48%)是第一次参加结构化研讨。
与传统研讨相比,学员认为结构化研讨最突出的优势是每个环节进行“头脑风暴”,所有组员都必须参与进来,充分交流、换位思考、思想碰撞,这有助于将外在的成果内化于心。学员的认可恰好体现了结构化研讨“水平思维”与传统研讨“垂直思维”的本质区别。
经过完整的结构化研讨,学员对结构化研讨教学方式走过了一个从抗拒到怀疑到认识到理解到接受再到认可的过程。91.36%的学员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团队学习方式,82.72%的学员认为研讨和成果交流环节都有较强的参与感,83.95%的学员认为研讨成果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思维、新内容,82.72%的学员学习到了团队研讨和决策的方式方法,72.84%的学员想将结构化研讨的方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令我们兴奋的是,在“您对目前开展的结构化研讨还有哪些意见、建议?”开放性问题中,70%以上学员直接填写“多推广”“多参加”“多组织”“多开展”的建议,高度认可结构化研讨的方式和本次结构化研讨的效果。另外有学员提议,希望分组时能够根据专业,研讨时可以更有针对性。
四、进一步完善结构化研讨的对策建议
根据两次结构化研讨的成果成效、反馈意见,建议在铁道党校更多主体班次中使用推广,提升结构化研讨的质量和效益。
(一)广泛开展指导教师技能培训
指导教师下组作为结构化研讨的催化师,在结构化研讨中具有核心引导作用。在两次结构化研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经验、条理清晰、稳重有原则而不失灵活的教师更能稳住局面,使学员慢慢放下戒备,投入到结构化研讨中。所以,必须在结构化研讨方法工具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对催化师情绪管理、语言表达、系统思维、控场技巧、应急处理等能力训练,实现从服务人员到专业催化师的转变。
(二)逐步使用结构化研讨工具
目前的结构化研讨能够落实研讨整体框架,基本实现流程的结构化、角色的结构化、成果的结构化,但对研讨工具使用并不充分。头脑风暴、鱼骨图法、团队列名、视觉探索、点数投票法、推进计划表单等都是能够提高研讨质量的有效方法。下一步的结构化研讨应多样、规范和灵活选用工具方法。这要求我们对工具方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性进行进一步的调研、考证,以及进一步进行精细化设计。
(三)组织协调保障更加规范合理
经过两次尝试,组织方对结构化研讨的流程已经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需总结经验教训,使结构化研讨的整体调度、前期设计、分项筹备等流程性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使一些通用步骤和事项固定下来,形成文档,作为组织过程资产,为结构化研讨的推广提供支撑。对于研讨密度和时间的把握、研讨时间和汇报时间的间隔,应依照学员的生理特点、学习规律来设计,便于学员在较好的精神状态下进行研讨和交流。另外,组织方需要通过研讨复盘、专家评分、组间评价等多种方式,对结构化研讨质量实施测评。
(四)注重研讨成果的总结转化应用
在对“两带来”进行充分分析梳理基础上形成“选题库”,首先分为通用问题和针对性问题两大类,再进行维度细分。此做法一是提高学员确定选题的效率;二是利于学员选题数据化,便于数据分析和选题库更新;三是便于对应选题入库成果。
另外,学员的研讨成果是极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这种集体智慧生成的新成果、新观点理应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落实。为了促进成果向应用转化,可以做如下几件事:第一,将成果变成论文或方案,为党校教学科研贡献力量;第二,引导学员思考此成果可以应用在工作中哪些环节和场景中;第三,成果入库后作为下一期同类题目的参考,有利于在同一问题上深挖,实现迭代式进步。
(作者分别系铁道党校教务处工程师,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