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1-06 阅读次数:
李红红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7)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已由总体布局转向精致细腻。回望过去六年,“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和合作伙伴不断扩大,中国高铁成为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为了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铁路任重道远。
一、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国际环境
1.“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该倡议一方面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有利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建构开放型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六条经济走廊将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依托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必将驱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逐步释放活力,实现经济腾飞。
2.铁路建设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交通运输是基础。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无缝对接,交通运输领域的对接与合作综合溢出效应正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规划的六大经济走廊,其中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巴、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现了与多个国家的发展规划对接,特别是各国在园区、铁路、港口、管线等领域的建设,均取得显著成绩。六年来,中国铁路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优势和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有序推进境外铁路项目建设。例如,雅万高铁全面施工;中老铁路稳步推进;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工程进展顺利;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开工建设,莫喀高铁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中国与邻国铁路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了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
3.中欧班列加速“一带一路”全产业链布局
中欧班列作为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架起了中国与欧洲、世界联系的桥梁,加速了“一带一路”全产业链布局。2018年,共开行中欧班列6300列、同比增长72%,其中返程班列2690列、同比增长111%。截至2018年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3万列,国内有59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65条,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进出境唯一口岸,2019年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运营潜力持续释放,仅以二连浩特口岸为枢纽的中欧班列线路就增加至31条。同时,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进出口货物日益丰富,例如,中国的纺织品、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电子产品等出口货物,以及德国的啤酒、俄罗斯的蜂蜜、波兰的果汁和饼干、法国的红酒等进口货物一应俱全。
二、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自我革新,释放更多合作发展潜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铁路作为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铁路就要打破固有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自我革新、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国际交流合作,为铁路发挥优势互补、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搭建平台。在铁路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新征程中,为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要大力发展国际联运和口岸运输,全面提升“中国高铁”“中欧班列”等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品牌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这也是铁路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共同筑梦,让各国人民共享铁路发展的“红利”
“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大批铁路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例如,被肯尼亚人誉为“世纪铁路”的蒙内铁路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车,中国首次将国内的全套铁路标准出口到海外;印尼雅万高铁自2016年开工以来,已经完成21%的进度,建成后将使雅加达和万隆间的火车通勤时间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一系列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让中国铁路建设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在世界铁路建设的大舞台上,中国铁路建设者通过辛勤耕耘,让各国人民共享铁路发展的“红利”。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步履更为铿锵,这也是铁路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
3.互利共赢,为中欧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新时代,中国已同多个欧盟成员国签署了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铁路交通建设对增进区域合作、构建中欧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物流需求旺盛,贸易通道和贸易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欧班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中欧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这也是铁路铺就的互利共赢之路。
三、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
1.“深耕”顶层设计,推动交流合作
铁路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就要在顶层设计上深耕细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一要强化铁路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统筹铁路设计、建设、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密切与各国在铁路规划研究、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领域合作,扩大中国铁路话语权;主动筹备举办各类高级别铁路论坛,提升中国铁路新形象;积极参与国际铁路组织的重要活动,加大中国铁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二要积极推动通道建设。以全球战略眼光综合施策,不断优化完善“铁轨上的‘一带一路’”,超前铺排并预留未来通道能力,最终实现科学规划、全球获益。三要规划全球物流综合网。把各级物流的“点”,连接到六大经济走廊成“线”,再形成区域物流网络“面”,最终形成全流程立体化综合物流网。
2.加大项目推进,实现互惠互利
在境外项目管理中,充分运用中国智慧,利用国际规则,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铁路全流程境外建设技术规范,突出建设标准化、智能化、流程化运作模式。全面摸排境外参与铁路建设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国交建等特大企业,探索成立国际铁路公司,对境外重点铁路建设项目集中运作。对已签约承(参)建的境外铁路项目,重点打造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精品工程,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适时进行全媒体融合宣传。此外,中国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也要全面了解各国风土人情,精心培育境外项目建设的市场,主动对接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铁路建设中的需求,设计既符合各国国情,又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型铁路。
3.优化物流服务,打造国际品牌
系统全面地打造具有国际规范化运作水平的铁路物流服务技术标准,同时融合各国特色搭建服务体系,采取“国际标准+特色服务”的模式,让铁路物流服务更具国际竞争力。持续打造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发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作用,推动协调完善国际合作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中欧班列国际合作机制。采取货运“供应链”管理模式,持续拓展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提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4.夯实文化底蕴,塑造良好形象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要在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建设的“硬联通”上下功夫,也要在夯实“一带一路”文化的“软联通”上巧发力。中国铁路要厚植当代铁路文化自信,成体系、成规模地打造铁路优秀文化,可适时推出铁路系列丛书、铁路院线影视作品等,提升铁路文化“软实力”。中国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就要培育有着共同愿景的“一带一路”文化,继而立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植入共同愿景,并形成有着地域特色和浓郁本土气息的铁路文化,依托深厚的人文认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软联通”的达成与实现。同时,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实施一国一策的铁路文化传播方案,制订具有适用性的国际传播方案,注重国际传播的分众化和适用性,对外讲好中国铁路故事、传播好中国铁路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铁路。
5.搭建联合实验室,构筑综合平台
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科研基础条件与合作意愿,中国铁路依托铁路行业优势,可探索搭建联合实验室。围绕“共建共享、需求导向、能力建设、示范引领”的宗旨,搭建铁路行业联合实验室,为推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构筑综合平台。一是发挥“中国铁路智慧”综合影响力。与各国共建铁路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在智慧“碰撞”中共同促进铁路创新发展;二是依托实验室等平台设立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计划,与交通院校、与铁路现有创新工作室、与铁科院等专业单位共同研究铁路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的路径;三是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铁路科技合作试验项点,组建铁路创新团队、开放科研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也要激励科研人员扩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为“一带一路”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高级政工师)